高考历史知识大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高频试题特训(2018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8-10-13 07:21: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一感叹反映的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克己复礼
B.仁者爱人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原文出自《论语·八佾篇》。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因此,在议论季氏时说:“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也能够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容忍呢!”因此A符合。BCD三项虽是孔子的主张,但与材料本身意思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儒学。
点评:孔子:
(1)历史地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在春秋晚期创立儒家学派,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被后人尊称为“ 至圣”。
(2)思想主张:
①核心思想:“ 仁 ”。仁就是爱人,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在政治上:
A. 强调统治者要 以德治民 ,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B.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 克己复礼”。(思想的保守一面,站在保守奴隶主的立场)
C.主张一定程度的改良和革新。
(3)教育方面:
①首创私人讲学,主张“ 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②整理“六经”即:《诗》《书》《礼》《易》《乐》和《春秋》。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又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位思想家应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原文大意是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通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从事于无所成为的作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因此体现了“无为”的道家思想。孔子主张“仁政”,墨子主张“兼爱”“尚贤”,韩非子主张“法治”,因此B符合题意。
考点:诸子百家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1)随着奴隶制的瓦解,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为挽回统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主张。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即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要求平等,反对战争,主张任人唯贤。
(3)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目的是调和阶级矛盾,以利于封建统治。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体现了上升时期的地主阶级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方面的朝气和信心。
(4)韩非子的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要根据现实的变化来制订政策,这种主张变法革新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
统一中国后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因而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民国时期我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是
A.上海
B.广州
C.北平
D.武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当时上海是民营纱厂最集中的地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①“制天命而用之”?②“民贵君轻”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以德服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说明儒家思想对世界和平和发展能产生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④两项是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的,而②是荀子的思想而非孔子,②是孟子的主张也不是孔子的观点,故答案选D项。
考点:儒家思想的影响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诸子百家思想的考查比较频繁。今年来,随着中国内地国学热的兴起和世界各地相继设立孔子学院,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产生了越发重要的作用。今后高考的命题方向可能会朝此方向集中。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战国初,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两个历史事件反映的实质是
A.奴隶主贵族之间争夺权利的斗争
B.新兴地主阶级内部争夺权利的斗争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贵族之间争夺权利的斗争
D.卿大夫与国君之间争夺权利的斗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