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明治维新》高频试题预测(2018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8-10-13 07:19: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放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所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4分)
(3)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请运用你所学知识谈谈中日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4分)
(4)依据材料三,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2分)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一:明治维新;材料二:戊戌变法。(2分)
(2)内在联系: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1分)为挽救民族危亡,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1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提供了借鉴。(2分)
(3)措施:日本明治维新前,通过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2分)中国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进行舆论宣传;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扩大了维新思想的影响。(2分)
(4)含义: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为主要表现之一的社会转换过程。(2分摘抄材料不给分)
特点:国家的扶植与保护。(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柏利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
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遍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邮政诸会社、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所为中心,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说明材料一中柏利访日不受欢迎的政策原因。(2分)“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何在?(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提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情况。(7分)
(3)据材料四,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2分)
(4)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2分)


参考答案:(1)原因:闭关锁国政策。(2分)目的:摆脱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2分)
(2)基本情况:政府派团赴西方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人才;发展民族工商业;有选择的、有侧重地学习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教育发展模式;政府扶植。(7分)
(3)问题:抛弃民族传统,盲目西化。(2分)
(4)积极影响: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的能力。(1)1853年美国柏利访日不受欢迎的政策原因在于日本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不主张与外界交往。从材料一“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可以看出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军事力量,对外扩张。(2)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进行概括即可,注意方法:一是关注句号和分号,因为这往往表达一个意思,另外还要关注中心句。(3)从材料“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可以看出日本项西方学习出现了极端化的错误。(4) 明治维新的最大的影响是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近代化,对外走向了扩张的道路。
点评: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日本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全方位学习西方,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严重,学习日本的自强的经验,成为当时国人的主要思潮之一,因此到日本留学的人员明显增多,和日本有关的一些新词都被引进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第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D.改革土地制度,确立土地私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9分)能否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是近代各国兴衰成败的关键。结合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三国改革的背景看,阻碍这三个国家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内因主要是什么? (3分)
(2)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中断了埃及的近代化进程。造成其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3)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分别为两国的近代政治制度建设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分)


参考答案:(9分)(1)埃及:马木路克的封建割据。俄国:封建农奴制度(或沙皇封建专制统治)。日本:幕府封建专制统治。(3分)
(2)向人民征收重税。进行对外战争。(2分)
(3)俄国:建立了近代司法体系(改革了封建司法制度);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推行了地方自治改革)。(2分)
日本: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取消了等级身分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颁布了宪法,采取了君主立宪制)。(2分)


本题解析:标题通过三个国家改革的对比加深了对得子改革内容的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日本经由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明治维新的性格规定着近代以来日本的性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1年闰4月27日公布了《政体书》。这是明治政府的政治体制和组织法令。它根据《五条誓文》原则,参考了《令义解》、《西洋事情》(福泽渝吉著)等。规定:“天下权力皆归太政官,使政令无出二途之患”,以谋求政令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太政官(相当于总理大臣)之下,设议政(立法)、行政、刑法(司法)三官(权)。……体现君主和官僚构成的中央集权统一国家原则。
——吴廷璆《日本史》
材料二?在统治人民方面,在公布《五条御誓文》(即《五条誓文》)的同时,对一般平民公布了《五榜揭示》。此文规定:要遵守“五伦之道”:严禁结党、强诉(指人民的团结和向政府提出要求);基督教被作为邪教而加以禁止等等。
——(日)依田憙家《简明日本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为建立近代政治体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政治体制的走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变革社会关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平民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双重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存在怎样的“性格”?(2分)


参考答案:(10分)
(1)措施:政令统一(中央集权);三权分立;废藩置县。(3分)
影响: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1分)
(2)措施: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保留封建统治原则。(2分)
影响:平民享有政治权的同时,也受到了严格限制。(2分)
(3)性格:开放性与封闭(保守)性并存。(2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有关日本近代的措施可以依据材料中的“规定:“天下权力皆归太政官”表明政令统一,结束了日本的分裂割据状态;“太政官之下,设议政、行政、刑法三官”表明三权分立,表明日本不再是君主专制制度。这些措施都是近代化的政治上的表现。
(2)日本明治维新对社会关系的改造主要表现在人的社会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信仰等方面来进行改革的。这个点可以依据材料中的内容及教材的内容来逐一分析。“严禁结党、强诉”表明维新政策中对人与人关系的一个规定,也是社会关系变化的一个表现。
(3)第三问,材料中的“严禁结党、强诉(指人民的团结和向政府提出要求)”、“基督教被作为邪教而加以禁止等等”、“以谋求政令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国家”表明明治维新的政策具有封建闭性,是为日本的民族特色而制定的;“设议政(立法)、行政、刑法(司法)三官(权)”又表明日本的新政策又具有西方的近代特色,所以又具有开放性。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