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特训(2018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8-10-13 07:09: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中外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如何调整、化解各种矛盾成为时代课题,许多思想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下列历史人物的思想中包含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的是 (       )    
①韩非子    ②孟子    ③黄宗羲     ④卢梭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其中“他律”指的是
A.仁者爱人
B.君主法治
C.礼乐规范
D.三纲五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孔子的主张,结合所学可以知道,BD在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出现过,故排除BD;A属于孔子的一个思想主张,不属于来自外部的约束,故排除A;C是孔子认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所以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南怀瑾在《谈历史与人生》中认为“儒道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的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理念。”下列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
A.极力盛赞儒家文化对塑建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B.崇尚道家自然本真,注重个人内在精神境界的升华及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C.认为儒道两家的文化离异而对立,但又相互补充而协调
D.儒道两家的文化有独特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但扬儒抑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儒道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说明了儒道两家的文化离异而对立,‘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又说明了儒道相互补充而协调。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孟儒学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目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责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一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统治方式,并分析民本思想的内涵。(12分)(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的主要民主思想。(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并筒析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14分)


参考答案:(1)主要思想: 民为邦本; 因民利而利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4分)
理想政治: 君主用贤人, 行仁政;(4分)
思想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 君主应重视民意, 顺应民心。(4分)
(2)主要思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 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4 分)
(3)本质区别,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 “主权在民” 的认识。(6分)
历史必然性: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 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民族危机日趋严重; 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8分)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有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及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迁移能力。第(1)问通过阅读材料即可归纳,难点在于什么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内涵,什么是其理想政治。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区分。根据所学知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涵主要是讲君民关系,而其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就是其理想政治。答题时需要注意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全面地归纳。第(2)问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主要是认为人民主权和学习美国的体制。第(3)问第一小问需要更多地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并要注意审题,两种思想的关系既包括联系,又包括区别;第二小问只需要回答清楚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产生的背景即可。
考点:先秦民本思想与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点评:先秦民本思想主要是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的,要求统治者要重民,只有重视民众,才能更有效的维护自身的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则是强调的民主内容,是人民当家做主。二者的性质明显不同。但是二者又有一定的联系性,现代民主与中国古代的民本都反对暴政,都具有积极地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是他的座右铭。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他主张君主专制独裁
B.他认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C.他认为一切人应服从法律
D.他认为君主的意见高于法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家思想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情况,可以运用排除法做。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皇权凌驾于一切权力之上,而选项C“认为一切人应服从法律”不恰当,应是排除君主在外的其他人。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本题以韩非子为做题的切入点,在理解他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言无二贵,法不两适”的内涵,体会法家加强中央集权的理念,是皇权至高无上。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