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试题强化练习(2018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8-10-13 06:12: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之后,苏联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关系。因此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就成为苏美英三国首脑共同关心的重大战略问题。……7月18日,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电报中亲自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反希特勒的新战场,改善苏联的处境。斯大林指出“……我也想到开辟这一战场是有困难的,但是我认为,应该不顾困难开辟这样的战场,这不是但是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而且也是为了英国本身的利益。”7月21日,丘吉尔在给斯大林的回信中说:“如果大规模登陆,会遇到一次血腥的还击,而小规模的袭击只能导致惨败,这对我们两国都会是弊多于利的。”
材料二:1942年3月初,罗斯福向苏联大使李维诺夫表示,为了尽力开辟第二战场,他“正对英国人施加压力”,并准备派遣美国军队前往英国。3月9日,罗斯福给丘吉尔的电报中,提出了“在欧洲大陆开辟新战场的计划”……4月8日,霍普金斯·马歇尔带着总统批准的“计划”抵达伦敦,经磋商,丘吉尔同意“西欧作战计划”。
材料三:6月12日,英和美苏同时发表共同声明:
“对于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迫切任务已完全达成协议”……然而,英美一面同苏联达成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另一方面,事实上又没有在1942年对欧洲西线德军发动进攻。……苏德战争爆发以后,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清醒地看到,英美两国同样面临着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危险。因此丘吉尔和“俄国的危难看成是他们的“危难”;罗斯福地把“俄国战场”看成是他们的“最大的依靠”,而英美就开辟第二战场与苏联达成协议,就是利用外交手段在政治上、道义上支持苏联,指望苏军顶住德军的进攻并保住自身的安全……当时盟国在整个西欧地区,除直在西欧的兵力还不够强大……英国损失的运输船舰有待于恢复和发展。美国海军还要应付太平洋战争。
——以上材料均摘自顾学顺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概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斯大林所说的“共同事业”指的是什么?丘吉尔拒绝斯大林立即开辟第二战场的理由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材料二中美英就开辟第二战场做出决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英美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采用两面手法的原因。(8分)
(4)综合中述材料,英美苏在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说明了什么?(2分)



2、判断题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英法等资本主义大国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实行妥协退让政策,概述英法等资本主义大国实行妥协退让政策的表现和危害,分析后来英法等资本主义大国抛弃妥协政策的主要原因。(13分)



3、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是
A.德国突袭波兰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苏德战争爆发
D.德国入侵北非



4、判断题  英国军事学家利德尔·哈特曾经对二战时期某年的军事形势作了如下概括:“在东面一支毫无希望的陆军被一支小型坦克部队所迅速地打垮了,这支坦克部队,又和一支优秀空军合作,并且把一种新奇的技术付之实践。同时,在西面,一支行动缓慢的陆军始终未能发挥任何有效的压力,直到时间已经太迟为止”。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哈特概括的是二战中哪一年的军事形势
A.1939年
B.1940年
C.1941年
D.1942年



5、判断题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B.科技带来的是毁灭性后果
C.科技成果总是诞生于战争中
D.科技具有双刃剑的作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