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3 06:04:10
1、判断题 孔子曾周游列国10多年,但倍受冷落、狼狈不堪,你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孔子地位低下
B.孔子主张不能满足当时统治者需要
C.受其它学派打击
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了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倍受冷落、狼狈不堪的遭遇,其主要原因是儒家学说不符合当时列国争霸的需要,他的仁爱学说与当时各国君主试图争霸的意图背道而驰,所以不被各国君主采纳,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C 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
点评:材料说明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前所遭遇的尴尬,从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种思想能否成为正统思想关键在于其能否迎合统治者统治的需要而不在于其本身有多么正确。这一结论也可以从法家和道家学说主体地位的变迁中得到说明,其实儒家说明,法家学说和道家学派就其主张而言都有去合理性,他们也有相互吸收和融合的地方存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B.加强满洲贵族统治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欺骗社会舆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皇族内阁”的成立充分说明了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目的是加强满洲贵族的统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和发展,其中的“发展”表现在( ?)
①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④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属于“继承”,②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③错误;①④属于“发展”,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扩大对外贸易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腐败无能
B.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
C.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追求商业利润的本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一次工业后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更多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无法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宋朝大臣文彦博劝说当朝皇帝:“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这一观点可以反映出古代中国政治的实质是
A.独裁政治
B.官僚政治
C.分权政治
D.贵族政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