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1 09:16:28
1、选择题 儒家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中的主要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题目的限定词“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中的主要表现”,“大一统”、“存百姓”、 “以德治国”都符合题意,“工商皆本”是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反映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属于经济方面的主张。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材料一 夫山西饶材、竹、谷、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的人是( )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王阳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了宋明理学中南宋理学的代表者朱熹的思想主张。,他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他们主张通过学习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朱熹理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程朱理学?朱熹思想对科技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把自己的学说主旨归纳为四句箴言,被后世学者称为“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位思想家是
A.程顾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阳明的心学。依据所学可知,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容易被侵蚀,故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恢复人的良性。所以应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王公贵族们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王宫悬(四面),诸侯悬(三面),卿大夫悬(二面),士悬(单面)”。逾越则会招致杀身之祸。你认为上述材料最符合谁的观点( )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在用乐器时的等级,体现了古代礼乐制度。根据所学可知,主张遵从“礼”的思想家是孔子,他提出“克己复礼”。因此B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