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1 09:16:28
1、选择题 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行礼结束后,皇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私学的兴起,出现了“学在民间”的现象,但并没有取代“学在官府”,故④不正确,排除含④的B、D两项;儒学在战国时期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还未成为主流思想,故②不正确,排除A项。故选C项。
考点:百家争鸣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与此观点最接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陆九渊
C.李贽
D.顾炎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意思是不断积累以后才是高超的,尽善尽美以后才是圣明的。这与李贽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观点是一致的。所以本题选C,A、B、D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李贽。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朝《听南纪谈》、清朝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务实学风的支持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D.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实际上是反对空谈的学风,注重实学,这说明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务实学风的支持,故A项正确;B项中“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经世致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承古萌新”是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其中“萌新”主要表现在
①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②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
③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④西方科技著作传入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文化上的“萌新”是指与以前不同的之处,也可以说是新时代特点,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在意识领域产生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②项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③项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仍属于传统科技的总结,并没有创新,因此②③不符合题意。不过,这时开启的”西学东渐“之风,西方科技传入中国,为中国传统科技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因此①④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
点评:一定时期的文学是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想界出现了一股要求思想解放、工商皆本的思潮,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等级观念逐渐的淡化。这种思想变化在文学上也有较多的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