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试题特训(2018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8-10-01 08:52: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主要反映
①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②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③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④军机处的设置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亲臣重臣”体现了①选项的含义(保密),题干中“设在皇宫内”体现了②选项的含义(便于宣召),题干中“行走”二字体现了(临时差遣)选项的含义,因此④意思不符,③选项中的“按才德”并没有在题干中有所体现,所以选A。
考点:本题考查军机处。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表述某种关系的题干;带序号的事件;由不同序号组合的选项。此类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密、范围大、角度广、层次多,综合性较强。解题对策:解决此类题目常用排除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也有历史学家称之为“落日的辉煌”。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
①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②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禁止一切对外通商贸易?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悲歌”、“落日”意指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①是政治衰落的表现;②为经济衰落的表现;④为文化上衰落的表现。因此①②④正确,故选C。③为对外关系方面衰落的表现,但是说法错误,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禁止对外贸易,而是限制。
考点:清代社会的衰落
点评:明清之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在政治上,隋唐时期沿袭下来的一整套的统治秩序已经不能有效地维护明清之际的统治需要了,因此明代废丞相、清代设立军机处,专制皇权急剧加强;在经济上上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外交上,闭关锁国;思想上厉行文化专制。这些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
B.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
C.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说法错误,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皇权的强化,而非中央与地方矛盾;C与事实不符,随着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D与事实不符,随着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相权逐渐削弱直至消亡;因此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种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制
B.唐代三省制
C.元代行省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该种制度无相名、无相权,因此可以看出是明朝的内阁制度,明太祖废除了丞相,逐渐发展起内阁制度,无相权。故选D。ABC项均有丞相制度。
考点:明朝内阁制度
点评:明代建立后,明太祖吸取前朝丞相专权的弊端,废除丞相,自己直接管辖六部。为了提高效率,逐渐地发展成内阁制度。内阁官员无实权,只备顾问,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往往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总的来看,内阁的出现,极大地加强了皇权。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下列相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废中书省
②废行中书省
③设置南书房
④设置军机处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