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1 08:30:56
1、选择题 汉代崔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宋书》记载:“(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反映了当时
A.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B.南方相对安定促进经济发展
C.南方物资供给全国各地
D.南方政治清明带动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只是反映了南朝时期由于南方相对安定,人们勤劳从事本业从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而并没有反映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等其他的两个选项,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南方相对安定的环境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6分)土地政策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经济制度,土地政策发生变化往往会给社会带来连锁的反应。阅读材料:
材料一:(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些改革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岳麓版必须二P7
材料二: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土地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
——摘编自《历史研究》2012.3
材料三: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后,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方法,抑制农民的消费。……据估计,国家通过种种办法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革命的时代,因为北宋时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中国人均C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人均CDP427美元。根据所学,可以推断宋代时中国( )
A.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出现了国强民富的繁盛局面
C.封建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
D.成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革命的时代”、“超过当时西欧人均CDP427美元”等,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相关内容——宋代的经济发展状况。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判断出宋代经济发展到了较高程度,C项符合题意和史实。AD两项的表述本身错误;B项的表述具有片面性,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不符合史实。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宋代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城市状况示意图
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被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沿线导致较大的发展。
——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
材料三 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到了17—18世纪,形成了以乡村工商业为依托的中小城镇,这时期中小城镇大约已达到了700多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唐宋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的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特点:城市布局由相对固定到突破市坊界限,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现夜市;(2分)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1分)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尤其是南方城市的经济地位逐渐提升。(1分)
(2)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4分)
影响:改变城市布局;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加剧自然经济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4分)
(3)理由: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积极开展殖民扩张和对外贸易,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工业革命的推动。(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示信息的分析和提炼能力。据图中的一二福图可知,城市的外围从有边沿线条,到不规则的边沿线条;城市中心由规则的对称到不规则的对称图;图三和图四可以知道,数量在增加,南方增长更快;同时城市的政治功能在降低,经济功能在增加。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据材料“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可知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被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可知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可知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沿线导致较大的发展”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对于影响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方面。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资料的分析能力和所学知识的再现能力。据材料中的“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到了17—18世纪,形成了以乡村工商业为依托的中小城镇,这时期中小城镇大约已达到了700多个。”可知有工业革命的影响;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有新航路和殖民扩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宋城市;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近代城市;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城市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