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1 08:23:45
1、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 )
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
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 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C说法过于绝对化,明显不符史实;D不对,1929年经济危机的发生和美国罗斯福新政,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时代;A符合题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应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点评: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范围广、危害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盲目扩大生产供需矛盾激化
B.自由放任政策影响政府调控
C.金融市场混乱导致经济崩溃
D.法西斯势力兴起并推波助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和C项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D项发生在德国;因为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发生,因而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国会制定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在北方各州畅通无阻,投票率大多超过90%,黑人(投票率)还不止这个数字。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央行政权力得到加强
B.全国支持“复兴法”
C.国会是美国的权力中心
D.经济利益决定民众民主意识增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5分)曾经,世界是“欧洲”的。一度,世界是“美国”的。又有人说,将来的世界是“新兴国家”的。对于这样的变化,欧洲诸国正努力整合为一体,力图打造成一个“超级大国”,一个能恢复昔日欧洲荣耀的“大国”。也唯有如此,欧洲诸国才能实现真正来源:91考试 网的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欧化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政治统治或文化渗透。它还包括实际的生物取代即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的有形的取代……带着他们的政治制度、谋生方法和文化传统蜂拥而入,占据了土著居民的领土。因此,随海外地区种族上的欧化而来的必然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欧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西欧出现了新的趋势----在发达国家间建立起国家机制。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与现代化》
材料四?欧盟议会的资深议员菲利普·赫尔佐格早在1999年写的《为了欧洲民主的宣言》一书中就认为:欧盟诸国各不相同,但由于“共同的价值观”才走到一起。他说:“这些共同的价值观首先是基督教,接着是文化启蒙,尤其是对民主的发明。”然而,现实是,欧盟各国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如果说这些利益在常态下尚可协商解决的话,那么在非常态的金融危机下,各国间的利益冲突便会愈演愈烈,以至于到现在难以调和的地步。
——法国索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博士?赵永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2分)“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欧洲现代化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主要表现。(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二战后,“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体现?(6分)
(4)材料四反映了欧洲联合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2分)?因此,不少人认为欧洲一体化会出现重大倒退,也有人认为渡过危机后的欧洲,一体化将得到加强。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5分)
参考答案:⑴因素:欧洲从亚洲获取了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2分)
途径: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活动(扩张、掠夺)。(4分)
⑵?主要表现:政治: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与发展;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革命逐步扩展);思想: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广泛传播。(6分)
⑶ 修补: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缩小贫富差距,建立“福利国家”。(4分)(或答所有权人民化也得2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体现:建立欧洲共同体。(2分)
(4)问题:各国间的利益冲突,尤其是欧债危机继续蔓延,严重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2分)
看法一:挫折或倒退。各国历史文化差异;成员众多,利益纷争,难以协调;民族主义和本位主义依然存在;外来势力的影响。(只答观点不论证,不给分。任答3点得5分)
看法二:加强。各国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欧盟综合实力强大,一体化程度高;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是世界发展潮流。(只答观点不论证,不给分。任答3点得5分)
本题解析:(1)因素:根据材料中的“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即可得出答案。途径:根据材料中的“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可以推断这是指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衰落过程中,欧洲经济力量逐渐兴起,所以兴起的途径应该从15-17世纪欧洲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去考虑。
(2)注意审题:时间是19世纪,要求回答的是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现代化的表现,只要将所学这一时期的史实迁移过来稍加概括即可。
(3)修补:由题意可知“修补资本主义”实际是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部调整,结合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关史实,加以概括就可以看出,与之前相比,二战后欧洲各国普遍采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模式,并且都不同程度的建立起了社会福利制度,还有就是是实行人民资本主义等,这就是“修补”的内容。“修正民族国家”:就是指材料中的“发达国家间建立起国家机制”具体来说就是欧洲国家的联合。
(4)问题:根据材料中的“欧盟各国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在非常态的金融危机下,各国间的利益冲突便会愈演愈烈”即可得出答案。看法:这是开放性试题,考生无论选择哪种说法都是可以的,但是要说明理由,说明理由时要结合欧洲各国的相同之处或分歧、国际局势的影响以及历史发展的趋势等方面去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材料二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
——《列宁全集》第33卷
材料三
图一:1933年美国国会拨款7.5亿美元建造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图二: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
材料四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钱乘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新”指的是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其“新”在哪里?该事件涉及哪四大方面的内容?
?
(2)材料二中所指的“经济政策”是什么政策?它的突出作用是什么?面对1921年“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列宁探索了怎样的现代化新方式?
?
(3)根据材料三,分别简述两国修建上述工程的背景。两大工程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参考答案:(1)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财力,物力,战胜敌人。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或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背景:美:1929年美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为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苏:1925年起,苏联先后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美国通过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刺激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社会生产;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苏联通过修建大型水电工程,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增强了国力,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4)认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发展经济要从国情出发;不同的制度可以互相借鉴学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