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1 08:20:25
1、选择题 宋人陆九渊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年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由此可推知苏格拉底和孔子、朱熹、王阳明思想的相通之处在于探讨( )
A.人类的普遍道德标准问题
B.抽象意义上的哲学理论问题
C.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问题
D.对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只求功利忽视道德。主张美德即知识。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仁”被历代儒学家继承和发展, 朱熹王阳明均为儒家学派重要人物,对儒家伦理道德建设均有建树。故选A.
考点 :古希腊苏格拉底、中国儒家思想
点评 :将古希腊苏格拉底和孔子等进行比较,其实只需要比较苏格拉底和孔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说:“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下列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主张以相权来制约君权
B.提出了新的近代社会方案
C.提倡以学校议政来修补封建制度
D.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但是并未提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来,还是固守封建的政治制度。因此B项错误,故选B。“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主张以相权来制约君权,“公其是非于学校”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虽未提出近代的社会方案,但是也提出了提高相权制约君权的思想,提倡以学校议政来修补封建制度,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也具有进步性。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思想文化的发展·明代思想文化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校发起的“汶川,我们在一起”的志愿者活动中,下列最不可能参加救灾的人群是( )
A.高二(11)班儒家信徒汪洋
B.高二(20)班道家信徒恣肆
C.高二(12)班法家代表落英
D.高二(6)班墨家代表缤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儒家提倡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很有可能前去救灾;道家主张无为,顺应自然,最不可能救灾。所以本题答案选B项;C项和D项结合其主张也很有可能前去救灾。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 ( )
①韩非子 ②秦始皇 ③黄宗羲
④康有为 ⑤孙中山 ⑥毛泽东
A.①③②⑤
B.①④②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②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早从理论上提出的是韩非子;最早从理论上否定的是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最早在实践上开创的是秦始皇;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故A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其内容看是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经世致用思想
D.知识即美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王阳明心学有一个核心主张就是致“良知”,和材料中的“知善知恶是良知”是完全吻合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本题就是一个典型的考查陆王心学的简单题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阳明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