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高频考点巩固(2018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8-10-01 07:50: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41年6月22日上午9时,丘吉尔发表广播讲话说:“……俄国人民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正如俄国人为保卫家乡而战的事业,是世界各地的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一样。让我们吸取通过残酷的经验得来的教训吧。让我们加倍努力,只要一息尚存,力量还在,就齐心协力打击敌人吧!”这段讲话说明(? )


A.战争使丘吉尔消除了对共产主义的仇视
B.当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成立,美国、苏联和英国是重要的盟友
C.为了消灭人类共同的敌人,丘吉尔呼吁“齐心协力”
D.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际形势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丘吉尔的讲话表明了他对苏联的同情和对法西斯势力的愤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早在1962年时,美国的卡逊出版了《静寂的春天》一书,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叫了”,“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只不过几十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
[? ]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
C.靠科技人类能克服它
D.环境问题恶化始于美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7年3月,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他宣称“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1)材料一中的“自由世界”指什么?美国为什么自认为能领导“自由世界”抵抗“极权政体”?在中国如何推行此政策?(4分)
材料二1969年7月25日,时任美国总统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有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的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
(2)概括材料二所述政策出台的背景,之后美国是如何实施其“亚洲政策”的?(5分)
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3)综合上述材料,“直到今天”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有什么危害?中国应该如何应对?(5分)


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世界;二战后美国综合实力居世界第一。实施:支持蒋介石内战;新中国成立以后孤立中国。
(2)背景:美国实力削弱;苏联实力增强;西欧崛起;第三世界崛起。
(3)实质:霸权主义。危害:威胁世界和平。应对: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


本题解析:
(1)根据所学,材料一“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中的“自由世界”含义。结合二战以后的各个国家的国家力量的对比即可分析出美国自认为能领导“自由世界”抵抗“极权政体”的原因。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内战,新中国成立以后孤立中国等分析对抗社会主义。
(2)根据材料二“1969年7月25日...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有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这一政策的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即可说明政策出台的背景,之后美国是实施“亚洲政策”的?(5分)
(3)综合上述材料“1947年3月...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有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即可概括出“直到今天”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的实质。对世界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世界和平方面。中国主要从外交政策、外交活动方面说明应该如何应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 ]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 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动荡与和平交替变换的局面。阅读下面材料:(17分)
材料一:(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得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美]沃尔特·拉弗背《美苏冷战史话1945—14975》
材料三: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2002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98828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31.54%。
另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2008年年鉴显示,美国2007年军费开支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5468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的45%。
材料四:美国在冷战后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而其存在本身又构成了其他各主要大国联合制衡的目标。
——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球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实施这一行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军事方面它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威力”受到那些国际力量的限制?(6分)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当今世界政治局的特点(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史实,分析多极化趋势给世界历史发展带来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马歇尔计划;?北约?。
(2)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
(3)多极化趋势加强?。?
(4)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本题解析:
(1)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揭开了“冷战”的序幕;1948年,由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其目的是帮助西欧恢复经济,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以遏制苏联;1949年,美国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它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2)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个世界出现了新的形势即多极化趋趋势,并日益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重要的力量有:日本的崛起,西欧的复兴和联合,新中国日益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的崛起。
(3)材料三反映美国仍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材料四反映美国也无力建立所谓的单极世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4)根据上述材料并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点评: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经历了如下的过程: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两极格局的瓦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①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优势,妄图称霸世界,把苏联看作称霸的障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②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个世界出现了新的形势即多极化趋趋势,并日益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重要的力量有:日本的崛起,西欧的复兴和联合,新中国日益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的崛起。③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使半个世纪以来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急剧转换,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