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高频考点巩固(2018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8-10-01 07:50: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政府始终不逾地奉行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国家主权?           ?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维护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D.?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后,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于2009年7月16日从浙江舟山某军港启程,赴亚丁
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二批护航编队执行任务。中国海军的远征,说明
①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是合理合法的
②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各国出兵严重损害了索马里的国家主权
③说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
④中国执行护航任务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根据提示完成“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探究任务:(本题14分)
(1)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3分)
?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2)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征?(2分)
(3)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际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4)1991年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后国际关系格局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2分)
(5)结合以上探究过程,归纳影响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2分)


参考答案:
(1)A:杜鲁门主义;B:经济互助委员会;C:华约组织。? (3分)
(2)综合国力的强大。(2分)?美苏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对抗)。(2分)
(3)西欧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实力大增,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1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不结盟运动成立,第三世界崛起;(1分)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1分)
(4)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1分)
特征: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
(5)大国综合实力的消长;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大国外交政策的变化等。(2分)


本题解析:
(1)二战后,美国和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形成冷战局面。A、B、C分别是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采取的对抗措施。
(2)“极”指的是在国际事务中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国家或集团,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国力决定的。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由于美苏冷战,形成两级对峙的格局。
(3)回答该问需要史论结合。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世界上多支经济、政治力量崛起,如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振兴,这些力量冲击着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4)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机世界;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在加速发展。
(5)综合分析上述材料,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国实力的变化和外交政策等因素都会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点评: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源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战后建立的两极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因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振兴受到挑战。90年代后多个经济中心的崛起,多极化趋势加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材料一蕴涵着先秦思想家的哪些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下图为《机器时代的享受》。它描写了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2》



材料三 20世纪后期,有科学家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五十年之内,图瓦卢等九个小岛国将全部没入海中,图瓦卢等国的人民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环境难民”。

——搜狐新闻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英国有钱人的“时尚”?结合材料三,指出这种“时尚”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对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灾难有何借鉴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张:重视修德和求知;崇尚自然;提倡节俭,反对奢华。
(2)理解:19世纪后期,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带来的高速度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忽视环境破坏问题。影响:导致了环境恶化日益严重,逐渐发展成为威胁整个人类安全的灾难性问题。
(3)意义:重视精神追求;遵循自然规律;节约资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 ]
A.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
B.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 ?
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