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1 07:14:34
1、判断题 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 ]
A.《北大西洋公约》
B.《华沙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苏联共产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是在(?)
A.1985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1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在1990年他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联共产党在国家的领导地位,所以应该选择C项,其他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东德解体的主要根源在于当其面临19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时,试图通过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来化解危机,最终却因此而失败造成的。在他看来,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国内条件不过是一个影响外部环境的次级因素。”该论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A.否定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
B.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
C.强调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
D.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学者强调“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国内条件不过是一个影响外部环境的次级因素”可见论点主要强调了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认为国内条件只是次级因素,由此分析可知作者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因此D符合题意;而A、B、C偏离了作者的意图;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古巴导弹危机即将走进60个春秋。当年赫鲁晓夫曾向肯尼迪建议“我们同意从古巴撤出您认为是进攻性的手段……美国代表需要声明:美国方面考虑到苏联的安全和焦虑,将从土耳其撤出自己的这种手段。”这表明古巴导弹危机( )
A.发生时美苏两极格局尚未确立
B.拉开了美苏双方冷战的序幕
C.由美国发起并以苏联妥协告终
D.是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归纳的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开始以后出现的历史事件,是由苏联引起的,但是由于经济军事实力处于弱势的原因,最终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是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交锋,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朝鲜内战爆发后,杜鲁门在一份文件中曾提到:“唯有通过行动显示美国的坚定意志,才能威慑苏联不在世界其他地区采取新的行动。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去保护我们帮助建立的国家……位于亚洲、欧洲和中东的与苏联相邻国家的人民对我们的信心将受到极大打击。”由此看出,美国的战略意图是
A.扶植盟国,实行“热战”
B.扩张势力,巩固同盟
C.与苏对峙,实施“冷战”
D.遏制苏联,称霸全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唯有通过行动显示美国的坚定意志,才能威慑苏联不在世界其他地区采取新的行动...”即可概括出材料的核心观点是抑制社会主义力量,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