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答题技巧(2018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8-10-01 06:54: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下列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不应消灭”指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
B.“经济的营运”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C.“改进和补充”指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
D.罗斯福新政消除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亚当·斯密主张用“看不见的手”去自动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分配,反对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这实际上反映了(? )
①重商主义的精神?②反对重商主义的政策
③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亚当·斯密是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思想主张的代表人物,他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伦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
C.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发展
D.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制造“华北事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希特勒一方面许诺实行社会主义,一方面强调“反对赤祸”,其实质目的在于
A.欺骗德国民众和西方大国
B.调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C.在西方大国与苏联间中立
D.既反对社会主义又反对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它们”应是西方大国,而不是苏联,这就表明希特勒打出反对布尔什维主义这一招牌的主要目的就是欺骗西方大国。希特勒许诺实行社会主义,是针对德国民众。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 年到1929 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 %,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 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