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频考点预测(2018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8-10-01 06:28: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分)历史照片和第一手的文字材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呈现历史的真实。请阅读以下图片和文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 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发布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四?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材料五?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罗斯福(1936年)
请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4分)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主要特点。(3分)
(3)材料二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3分)
(4)根据材料三、四,归纳罗斯福新政实施的主要措施。(4分)
(5)依据材料五及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历史照片和第一手的文字材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呈现历史的真实。请阅读以下图片和文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材料三?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罗斯福(1936年)
请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主要特点。(3分)
(3)从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政府所强调的“纪律”、“实现有效的领导”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2)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 危机首先从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爆发;危机导致人们大量失业;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工人罢工,社会矛盾激化。(4分。答其中四点即可)? (2)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危机波及美国经济各领域。(3分。每条1分)
(3)罗斯福政府要对经济实行全面国家干预,改变胡佛政府所奉行的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2分)
(4) 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为《国际先驱导报》刊载的一幅画,画中喊“喂!你最近太吵了!”的人最能如此说话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
A.我是经济大国,当然要跻身政治大国的行列
B.国内经济不断好转,重新找回大国的感觉
C.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由经济联盟到政治联盟,足以叫板扛火箭筒的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
[? ]
A.经济危机来势凶猛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危机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D.危机持续时间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失业问题,为整个国民经济衰落之象征,比年以来,吾国外受国际间经济恐慌之袭击,内因灾祸之侵寻,致农村都市,均趋破坏,百业凋敝,失业问题之严重,远非其他各国所可比拟。
——摘自《民国二十二年中国劳动年鉴》(第三编),1934年版
材料二? 1930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召开了全国工商会议,有一组专门讨论失业救济的议案,商讨应对办法,通过率达到80%以上。提议的内容可谓全面系统,包括提倡手工业以救济各项失业者及一般无业游民足以生活不致附乱案、设立全国职工介绍事务局以资救济失业案、国民失业问题救济案、实业救济案、拟请政府厉行职业指导救济失业民众案、设立劳工介绍所救济失业案、筹设国立劳动介绍所并厉行强制失业保险制度案与拟制定劳动保护法以调协劳资而救济失业案等,力图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材料三?据统计,1929年美国四口之家贫困线标准在2,531美元(1960年美元价格计算),49%的家庭处于贫困线下。1935年人均收入低于贫困线的占总人口的32%。可支配的个人收入1929年为825亿美元,1933年降为452亿美元……。胡佛总统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来进行,联邦政府少管闲事,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并主 张缩小和限制救济的规模。为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当时人们提出了不少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34年的老年养老金计划,即汤森运动,主张凡年过60岁退休的雇员每月可领取200美元退休金。
罗斯福在1934年6月8日的咨文中说:“根据我国宪法,联邦政府所以建立的目的之一是增进全民之福利,提供福利所依存的这种保障也就是我们的明确职责。”“这三大任务……家庭安全,生活保障,社会保障……在我看来,乃是我们能够向美国人民提出的最低限度的承诺。”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基本上是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延续发展,扩大和调整。
——摘编自黄安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失业问题严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国解决失业问题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出台的背景,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4)从20世纪三十年代中美两国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参考答案:
(1)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大举侵华;国内政局动荡;自然灾害(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政府主张通过失业救济去解决失业问题;解决失业救济的手段丰富多样;解决议案具有临时性和治标不治本。
(3)背景:30年代大危机使美国社会救济问题突出;胡佛政府的政策无力解决社会救济难题;要求改革社会保障的各种社会力量推动;罗斯福的主张为其制定提供了舆论准备。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奠定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基础;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4)政府应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解决失业问题应坚持标本兼治(如有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