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手工业的发展》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十)

时间:2017-11-10 16:43: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古代罗马贵族以身穿丝绸服装为时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的时代可能在
A.春秋
B.秦朝
C.汉代
D.唐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1?1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性质的雇佣关系)。
(2)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快速发展;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3)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方今其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
材料二?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苔布皮革千石。?——《汉书·货殖列传》
材料三?及汉通西域,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因此而有“丝绸人”之称。?——翦伯赞《秦汉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三服官”和“东西织室”的手工业类型,(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4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3分)
(3)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的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5分)


参考答案:(1)官营手工业。(2分)做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4分)
(2)产品交易量大;质量高;纺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外销。(3分)
(3)“男耕女织”为基本特征的自然经济长期存在;(1分)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传统的价值计算方法往往忽视女性;计算女性劳动成果缺少必要的数据;男尊女卑思想。(任意两点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情况。(1)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来进行回答材料一中“三服官”是汉官名负责皇帝冠服的制作。“东西织室”设在长安专为皇室织衣。这些机构的手工业类型是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可根据教材了解到作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等。(2)回答汉代纺织业繁荣发展的表现从材料二可以了解到交易量大材料三可以了解到纺织品质量高远销中亚、地中海等地。(3)女性是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可以从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男耕女织”一点上了解到。女性的劳动成果不被计算可从女性社会地位低、纺织业仅是农业的补充等方面进行回答。
点评:我国古代的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的地位,质量好,长期出口海外。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主要是面向官府进行生产,不进入市场,代表着我国手工业的最高水平;私营手工业在明后期占据着主导地位,产品进入市场。女性是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的劳动力,但是其地位受到忽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据《汉书·贡禹传》记载,汉朝廷在齐郡设立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万巨”,与该记载表达的信息不相符的是
A.该生产机构规模庞大
B.该生产机构生产成本较高
C.该生产机构属于官营手工业
D.该生产机构的产品大量在市场流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C.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总结出盐铁官营的目的“建国用、排富商、齐黎民、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可见其目的是为建设国家、打击富商、济民生、增加政府收入,解决军费,减轻百姓赋税负担;故选A。B、C、D项说法与材料观点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