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十)

时间:2017-11-10 16:35: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科技革命能够极大的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和中国,下列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瓜分中国狂潮是在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发生的。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 经济发展与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
(1)据材料一,概括“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 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2)据材料二、三,分析蒸汽动力的使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四 1913――1918年外国输华棉纺织品总值变化表(单位:千关两)

(3)据材料四,指出1913—1918年外国输华棉纺织品的总体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进工业化进程;但也存在能源问题和污染问题 。
(3)总体呈下降趋势。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西方史学家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完全入迷了。”然而到了“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引起此兴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中国资源的丰富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需求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如图,请将图中四种交通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③②④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马车最早,汽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飞机在1903年出现的。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34分)在历史上,自由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朝后期,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性(即本性)者,心所生也,亦非一种已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1)根据材料,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8分)
1848年,马克恩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当封建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结合所学,指出“自由竞争”时期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及政策。(6分)结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要提倡“每个人的自由发展”?(4分)
1895年3月,严复在谈到西方国家富强原因时指出:“苟求其故,则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20世纪初,严复指出:“特观我国今处之形,则小己(个人)自由,尚非所急……所急者乃国群(国家)自由。”
(3)概括严复关于自由的观点。(要求:不得照抄材料) (4分) 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严复发表以上言论的背景。(6分)
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4)结合福利国家制度的内容,从“免于匮乏的自由”的角度来分析其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认为人都有私欲;(2分)尊重人的基本欲望(或肯定人的正常需求);(2分)主张个性自由、多样;(2分)反对权威(或是非标准随时代变化而变化)。(2分)
(2)经济活动:建立工厂,采用机器进行生产(或开展工业革命);(2分)在世界各地拓展市场(或殖民扩张,或初步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
经济政策:推行自由放任政策。(2分)
原因: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无产阶级政治权利有限,生活条件没有明显改善(或工人运动提出政治权利诉求)。(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4分)
(3)观点:自由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或自由是目的,民主是手段);(2分)在近代中国,国家自由最为急迫。(2分)
背景:19世纪末,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2分)以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对洋务运动破产原因进行反思,并要求维新变法。(2分)20世纪初,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探索救国之道。(2分)
(4)福利国家制度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2分)它使穷人受惠(或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分)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