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九)

时间:2017-11-10 16:32: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抗击日本侵略的过程中,中国各阶层人民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武装,其中具有统一组织和领导的有
①抗日义勇军 ②抗日游击队 ③抗日联军 ④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⑤十九路军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有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毅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新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史实
A 张毅 B 李新 C 王平 D 赵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王平说法错误,在《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明确规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不许中国人居住。故选C。ABD都是可能发生的。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是进入新世纪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条约中有内容规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不允许中国人居住,惩办参加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大臣,并称为首祸诸臣。这体现了清政府此刻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晚清的西学东渐其实质是由模糊到清晰,由表及里地追求民主和科学的过程,这是由当时社会形势发展所决定的,同时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参考答案:(1)(A):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B):辛亥革命。
(2)(A):中体西用。2(B):三民主义。
(3)新式学堂建立(京师同文馆)。
(4)李善兰。
(5)传输程度:由浅入深、逐次递进,节节嬗变;传输内容:器物——制度——文化心理;对西学态度:被动接受——主动效法——自主选择;传输方式:多样化——办学兴教,翻译西书,编辑出版报刊、杂志,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驻外使臣,传教士的活动。
(6)西学东渐推动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步向现代转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巴黎和会上“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中提及的“这个丢失的省份”是
A.山东
B.山西
C.江苏
D.云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人间处处倡民主”可以提炼出关键词“民主”,从“一朵红云旗五色”可以提炼出关键信息“五色旗”,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这应该发生于辛亥革命时期,因为这与民主有关,更因为中华民国的旗帜即为五色旗。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打击了封建主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帝国主义能够控制全局的殖民工具,打乱了列强在华的殖民统治秩序;
③促进了资本主义:创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④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里程碑。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