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三)

时间:2017-11-10 16:22: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反映出共同的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互学习借鉴
B.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经济发展的政策,其中三种政策都体现了对原有生产关系的调整,而这种调整都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所以D项符合题意,BCA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谈,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政策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一书中说,自伊斯兰创教征服各地以来,全球扩张能力最强的首推这股革命运动……不但造就了苏联,还“主导了日后所有继起革命的模式”。霍布斯鲍姆所言的“这股革命运动”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苏联工业化成就
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这股革命运动……不但造就了苏联,还“主导了日后所有继起革命的模式”说明了“这股革命运动”指十月革命的胜利,因为社会主义的苏联是十月革命的结果,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不是十月革命的直接结果,他们也没有“主导了日后所有继起革命的模式”。
点评:俄国十月革命过程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其开展的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①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②《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式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③七月流血事件俄国革命的转折点,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武装起义的方针;④1917年11月6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取得了起义的胜利。尤其要关注的是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之间的区别和关联。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列宁说,“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 ‘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这种“改良主义的”行动方式与以邓小平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①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界?②都是从农村改革入手
③都允许私人办企业?④都只发展国有企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就苏联二战后的改革,有人评述说:“一个人把苏联改乱了,另一个人把苏联改死了,最后一个人把苏联改垮了”。其中改革“把苏联改垮了”的是指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勃列日涅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史实,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并不顾客观经济规律,乱指挥,瞎折腾,可以说“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过于追求稳定,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整个国家如一潭死水,可以说“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改变了社会主义方向,使苏联走向解体,可以说“把苏联改垮了”,所以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实际是考查学生对二战后苏联改革整体情况的掌握和理解,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