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11-10 16:19: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3分)全球化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就已开始,更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三?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说:“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材料四?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如此。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4分)
(2)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有哪些?与材料一中的“第一次全球化”相比,有何显著特点?(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代全球化下,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材料四对全球化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全球化的基本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内在动力:建立高效行政机器;对黄金的渴求;热衷传播天主教;科技的进步。(3分,任答3点)
影响:打破世界各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初具雏形。(1分)
(2)推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增长。(3分,任答3点)显著特点:资本扩张。(1分)
(3)问题: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新殖民主义的出现;环境恶化;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动荡。(2分,任答2点)
观点:全球化与本土化相融。(1分)
(4)基本认识: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既要主动融入,又要保持民族性;全球化利弊并存,应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2分)


本题解析:(1)内在动力:根据材料一中的“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可以得出答案。影响:注意审题,需要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即打破了世界各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2)推动力:题目要求“据材料二归纳”所以根据材料二中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等信息即可得出答案。显著特点:与材料一中的“第一次全球化”相比,这次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
(3)问题:这一问需要结合材料三来回答。根据材料三中的“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可以得出答案。观点:根据材料四中的“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主张全球化与本土化相融。
(4) 基本认识:题目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来谈。上述材料涉及到了经济全球化对人类历史的推动作用,也涉及了其产生的问题,同时也说到了全球化应与本土化相融的问题,答案就应该从这些角度去写,如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既要主动融入,又要保持民族性;全球化利弊并存,应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社会的进步,这主要指
A.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D.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这无疑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上述材料表现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提取信息:“铁路打破了中国传统社会”,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铁路时代”。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对于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欧洲说”——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世界说”——弗兰克认为:“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关于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观点一:欧洲国家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观点二:广大亚非拉国家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论证:同意第一种观点。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联系;欧洲人的商贸活动和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18、19世纪欧洲人的工业革命最终将世界连成一体。同意第二种观点。广大亚非拉国家在新航路开辟后,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工业革命后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和原料以及资本输出的场所;并促进了欧洲经济的不断繁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 ]
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
C.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D.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