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16:05:54
1、判断题 17世纪三位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17世纪的三位思想家是指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个明末清初的三个思想家。这三们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是反对宋明理学把孔子学说“神圣化”的,故他们的思想不可能是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只能是批判的继承。这三位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仍然属于儒学的范畴,故不能是对儒学的全面否定必批判。他们的身份只是进步的封建士大夫,所以可以排除B项。故他们的思想是在明末清初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下对传统儒学的反思。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他提出天地万物“变化日新”的见解,认为一旦事物不动,就必趋腐败,“守其故物而不能日新,虽其未肖,亦而死”。不但自然界如此,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他强调:“三代之法,不可挟以为名,治后世之天下。”他是
A.李贽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顾炎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和对材料有效信息提取的能力。由材料“天地万物‘变化日新’”可知思想家主张的是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是属于王夫之的思想主张。除此之外,王夫之对《周易》、老庄之学、佛学及西学都曾经进行过深入钻研,在发挥古代“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李贽反对神化孔子,批判道学家的伪善,倡导个性自由发展,反对理学家的“存天理,去人欲”,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倡“法治”,反对“人治”,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并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所以答案选C,不选A、B、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 ]
A、经世致用
B、工商皆本
C、民主科学
D、重农抑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 ]
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下列主张在今天仍有积极现实意义的是( ? )
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④“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议论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