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15:54:47
1、选择题 下列两幅漫画所表达的共同主题,其实质是?
德国挑战英国海上霸权?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
A.大国在外交场所的角逐
B.两大政治集团的角逐
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较量
D.大国间实力的较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苏联虽然推行霸权主义,但不是帝国主义。混淆了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概念,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理论界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D.由意识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记忆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但新的国际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之中。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尔干半岛和中东地区,历来被英国视为大英帝国的生命线。大战结束前后,美国利用种种借口,千方百计渗入这个连结欧亚两大洲的重要战略地区……1947年2月21 日,英国向美国国务院发出了结束援助希、土的照会,声称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使英国在3月31 日以后无法继续向希腊、土耳其两国提供援助。英国强调希、土面临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根本无力维护“民主制度”,由于希、土在军事和战略上的重要性,西方国家决不能眼看它们落入苏联控制之下。
材料二: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了一篇咨文,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威胁。他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他要求国会向它们提供援助。这就是所谓的杜鲁门主义。
材料三:其实杜鲁门主义从来没有规定过什么“地理界线”。杜鲁门自己就认为“, 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都必须进行干涉。1947 年5月22 日,援助希、土法案
经参众两院通过,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主义出现的原因。
(2)从材料二、三中,你可以看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在杜鲁门主义的政策指导下,美国在欧、亚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
参考答案:(1)二战后,美国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企图称霸世界,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西欧、中东困难重重,美国趁机填补“真空”。
(2)干涉各国内政,全球称霸。
(3)转折点:美国援助西欧遏制苏联的政策,代替了二战中美苏“大国合作”政策。影响:使美苏之争开始出现“冷战”局面,给国际局势带来紧张不安因素。
(4)在欧洲实行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分裂德国,扶植西德;在亚洲采取扶蒋反共政
策和扶植日本遏制苏联共产主义。
本题解析:
做题时要仔细阅读材料,并与教材相联系。第(1)问是杜鲁门主义提出的原因,材料只反映了西欧的衰落,所以必须联系教材知识。第(4)问注意杜鲁门主义是“冷战”政策的表现,因此,不能列举“热战”事件。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 )?
A.苏联已经解体
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中美关系好转
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苏联是在90年代解体,A不是;CD 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下列属于这个时期的“关键词”是
A.雅尔塔会议
B.杜鲁门主义
C.欧洲共同体
D.古巴导弹危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A发生在1945年,B出现在1947年,C D两项出现在1960年,所以只有B项符合题中设置的时间背景1947—1948年的要求。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 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