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15:54:24
1、判断题 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
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
C.乐器以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
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京剧表演艺术将唱、念、做、打有机地结合,而说、学、逗、唱是相声的手段,因此选B。
点评: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高考命题中不占重要地位,命题几率比较低。一般来讲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和书画艺术。命题角度一表现为科技内容及其影响,二表现为文学艺术的成就、风格、流派等。命题意图一表现为考查学生的识记再现能力,二表现为考查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五湖四海”。这说明的是
A.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
B.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
C.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
D.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一二人千变万化”、“三五步五湖四海”才是本题的题眼,正常情况下“一二人不可能千变万化,三五步不可能五湖四海,只有在 “虚拟”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所以本题答案是D.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广东汕头市金山中学2009届高三11月月考27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半坡等遗址的陶文)?(商代甲骨文)
材料二?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材料三?马致远的元散曲《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什么现象?有何意义?(3分)
(2)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8分)
(3)材料三的元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时代风貌?(4分)
参考答案:
(1)现象: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1分)
意义:促进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1分)有利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1分)
(2)信息: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风俗画开始出现。(2分)
时代:宋代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注重内心修养。(3分)
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队伍壮大;文化普及。(3分)
(3)天涯孤旅的哀愁。元代社会的黑暗;文人社会地位的低下;异族的压迫。(4分)
本题解析:
从图片一中的文字来看,其文字大多是象形字,这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起源;从图片二中的两个图片可以看出,宋代绘画多是风俗画,从材料三中马致远的元散曲《天净沙·秋思》能够体现当时作者的哀愁,能够反映当时的文人地位低下。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图片是研究古代戏曲艺术的有力史料
②傩戏蕴含着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
③杂剧融合了昆曲、秦腔等形式
④三幅图片依次体现了其艺术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