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11-10 15:54: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
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
C.乐器以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
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京剧表演艺术将唱、念、做、打有机地结合,而说、学、逗、唱是相声的手段,因此选B。
点评: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高考命题中不占重要地位,命题几率比较低。一般来讲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和书画艺术。命题角度一表现为科技内容及其影响,二表现为文学艺术的成就、风格、流派等。命题意图一表现为考查学生的识记再现能力,二表现为考查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五湖四海”。这说明的是
A.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
B.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
C.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
D.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一二人千变万化”、“三五步五湖四海”才是本题的题眼,正常情况下“一二人不可能千变万化,三五步不可能五湖四海,只有在 “虚拟”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所以本题答案是D.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广东汕头市金山中学2009届高三11月月考27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半坡等遗址的陶文)?(商代甲骨文)
材料二
?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材料三?马致远的元散曲《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什么现象?有何意义?(3分)
(2)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8分)
(3)材料三的元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时代风貌?(4分)


参考答案:
(1)现象: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1分)
意义:促进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1分)有利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1分)
(2)信息: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风俗画开始出现。(2分)
时代:宋代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注重内心修养。(3分)
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队伍壮大;文化普及。(3分)
(3)天涯孤旅的哀愁。元代社会的黑暗;文人社会地位的低下;异族的压迫。(4分)


本题解析:
从图片一中的文字来看,其文字大多是象形字,这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起源;从图片二中的两个图片可以看出,宋代绘画多是风俗画,从材料三中马致远的元散曲《天净沙·秋思》能够体现当时作者的哀愁,能够反映当时的文人地位低下。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图片是研究古代戏曲艺术的有力史料
②傩戏蕴含着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
③杂剧融合了昆曲、秦腔等形式
④三幅图片依次体现了其艺术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戏剧大师焦菊隐先生说京剧是“从表演里面出布景”。即通过演员的表演、服装、剧情所规定的情景和音乐的渲染来制造周围环境,取代真实的布景和实物。这种舞台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表演的
[? ]
A.综合性?
B.程式化
C.虚拟化?
D.现实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