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三民主义》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九)

时间:2017-11-10 15:35: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孙中山先生在其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斗争。”在他一生的斗争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三大政策
D.北上宣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可得正确答案是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
C.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理论,不能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因此B错误,故选B。说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都是正确的。
点评: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制定了三大政策,国共合作开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北伐等需要了解。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孙中山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
(? )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平均地权 ③节制资本 ④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明确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在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因此①③正确。故选D。平均地权和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分别是旧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内容。
点评: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制定了三大政策,国共合作开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北伐等需要了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材料二:关注民生,是近代民本思想的核心。对于民生主义,孙中山解释说:“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简便易行之法。不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而是由国家统一核定地价。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摘自《中国国民党史稿》
材料三: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以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构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毛泽东《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四: 我们的国家是有希望的。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雄心大志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的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将更加强大,对世界和平就更加有利。?
——邓小平《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田结》(1986年6月18日)
请回答:
(1)明末清初,民本思想有了新的发展。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回答黄宗羲在经济上的主张,说明此时民本思想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民生主义所要达到的目的。(1分)并谈谈你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看法。(2分)
(3)根据材料三,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观点提炼出来。
⑷材料四中邓小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描绘了怎样的蓝图?描绘这样的蓝图有什么意义?(3分)


参考答案:(1)主张 “工商皆本”。(1分)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分)
(2)消除社会贫富悬殊;发展资本主义。(1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但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未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2分。)
(3) 以国营经济为主导,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努力发展生产力。(1分)
⑷中国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1分)制定这个蓝图能坚定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中国的繁荣、富强能够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近现代的思想,(1)考查的是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材料中体现的是工商皆本,从经济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考查的是孙中山的民生思想,通过材料可以理解的是“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简便易行之法”“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可以总结出,然后答出该政策的意义。(3)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构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可以提炼得出。(4)邓小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描绘的是小康社会,意义的分析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平发展来考虑。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