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11-10 14:54: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材料二 在斯大林经济体制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曾取得巨大成就。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后来,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虽历经几次改革,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陷入困境,出现了危机。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坦率的讲,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最主要特点,并说明其运用手段主要有哪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经济运行体制的角度来看,材料三中“新经济政策”与材料二中“斯大林经济体制”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突破旧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探索实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材料可为我们进行经济建设提供哪些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政府干预经济;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
(2)新经济政策是政府控制经济与市场、货币关系相结合;斯大林经济体制足高度集中的单一计划经济(或高度集巾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3)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80年代,在城市推行国有企业改革(或国有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20世纪90年代确定并初步建立礼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计划与市场不是区别不同社会性质本质的依据;调整经济体制要从具体国情出发;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调整经济体制要勇于创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能力。解题时需要关注“工业复兴法”“主要目的”等关键信息。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罗斯福新政开始以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的复兴为主要目标,因此A符合题意。而B是推行“以工代赈”的目的;C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D是直接目的,不是主要目的。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唯一值得恐惧就是恐惧本身,它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的所需要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
--------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而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1)?材料一发表时美国面临什么情况?(3分)
(2)?材料一提到的“恐惧”指什么?(2分)材料二中“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2分)
(3)?罗斯福说的“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4分)
(4)?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严重的缺点”(2分)?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15分)(1)美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3分)
(2)“恐惧”指经济危机带来的政治危机。(2分)“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广大人民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和法西斯分子建立极端独裁统治的企图(2分)
(3)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新政策。(4分)
(4)没有。(2分)新政只是一种政策的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就不可能根本解决导致危机爆发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2分)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上台时美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
(2)“恐惧”指经济危机带来的政治危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受到冲击或挑战,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广大人民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和法西斯分子建立极端独裁统治的企图。
(3)旧民主秩序是指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新应用是指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4)注意全面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不能根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的制度不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不会消失。而罗斯福新政恰恰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所以不能彻底根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点评:关于罗斯福新政的“新”,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①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实践。②新的特点。即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③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期间,田纳西工程的修建起到的作用是
A.恢复了金融业的正常运转
B.防止了盲目竞争
C.增加就业、剌激消费
D.稳定农产品价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苦苦挣扎了近四个月之后,有着101年历史的美国最大中小企业商业贷款机构――CIT集团还是在本月走上了破产之路。破产前的CIT集团资产总额超过700亿美元,由此也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五大企业破产案。由此,我们联想到1929年—1933年发生的那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下列哪项最符合你的心态(?)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危机时期,产品的价格不是上涨而是暴跌,西方世界不是死水一潭而是革命、罢工、游行等接连不断,面对危机,各国不是共度难关而是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大危机带来大量工人失业,所以找工作“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