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14:43:38
1、判断题 “初犹缓缓,数武后即如奔马不可遏,车外屋舍、树木、山冈、阡陌皆疾驰而过,不可逼视。”清朝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中写下了他1866年赴欧洲考察第一次乘坐某交通工具时的感受。该交通工具最有可能是
[? ]
A、汽车
B、电车
C、火车
D、马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对下列“中国近现代铁路建设里程简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注:表中数据摘编自《浅谈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史》结题报告
[? ]
A.近代铁路的出现与发展和列强侵略紧密联系
B.民族工业春天的出现促进中国铁路迅猛发展
C.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铁路建设获得一定的发展
D.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迎来真正的春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 ]
A.“男女杂坐,不以为嫌”
B.“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乍,即以违章处理”
C.“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
D.“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若专为游观而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离别》:“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 ]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人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人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人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