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手工业的发展》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11-10 14:34: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秀……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 材料二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 材料三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 材料四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衣履天下”的纺织业原料是什么?材料二中纺织业原料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材料分析纺织业原料变化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五:1914——1919年的六年间,中国资本新设厂矿共399家。以棉纺织业而言,1915年有工厂12家,纱锭54.4万余枚。1919年工厂增加到29家,纱锭65.9余万枚,1920年本国棉纱产量比1912年增长3倍以上。1914年以前,面粉每年都入超,从1915年起变为出超,1918——1921年每年出超200万担到300万担。
? 材料六:1922年,面粉入超合白银1100多万两,1923年增至2000多万两。因此,许多面粉厂停工倒闭。上海丝织业也于1922年和1923年出现“危险时期”,很多丝绸厂倒闭。
回答:
(3)根据材料一简要叙述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并指出出现这种情况。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二分析当时诸多工厂倒闭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丝;棉;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而棉布柔软保暖,结实耐用,物美价廉,适合各个阶层穿着。?
(2)材料三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形式,材料四是明朝中后期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这说明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大大提高。
(3)当时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对华的资本和商品输出大大减少;同时这一时期中华民国刚刚建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再加上这段时期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都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工厂纷纷倒闭,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欧美列强又卷土重来,它们凭借雄厚的实力,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我国古代人们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是在

[? ]


A、夏商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佣工主要为地主做农活,打短工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史书记载: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用熟铁制的,刺到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需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同一时期,我国的刀剑却锐利坚硬。这种情况印证了(?)
A.战国时期我国已能够造钢剑
B.同一时期我国战争更多
C.春秋时期我国出现灌钢技术
D.春秋时期我国铁质兵器完全取代青铜兵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表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剑比古罗马要锐利坚硬的多,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这个时期,中国的冶金技术已经能够冶炼铁和钢。另外,灌钢技术出现在南北朝。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杨宽在《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中指出,我国炼铁、炼钢技术有着独特的发展历史。下列对我国古代冶铁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商朝出现人工冶炼铁器
B.战国时期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C.西汉时期用水排鼓风冶铁
D.南北朝时期开始使用煤做燃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春秋晚期出现人工冶炼铁器,排除A。水排是在东汉时期发明的,排除C。汉代就已开始使用煤做燃料,排除D。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