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11-10 14:25: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后,某人在《庶民的胜利》一文中,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他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梁启超
D.胡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历史基本知识。李大钊在十月革命后写下了《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了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一。故选B.陈独秀也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被称为“南陈北李”;梁启超和胡适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
点评:李大钊、陈独秀都是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毛泽东思想等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97年杭州诂经精舍主持人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大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我与各位同学抱着古老的遗经不动,这是前人所说的不通世变的鄙儒。”导致俞樾发此慨叹的原因不包括
[? ]
A.民族危机加深?
B.皇帝实行变法
C.通商口岸设立?
D.维新思想传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论者称“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符合这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与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彻底抨击旧文化,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等文化是相符的,在新文化运动中存在彻底肯定西方文化和否定传统文化的做法,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新文化运动局限性: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对东西方文化态度,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儒家思想,比如钱玄同为了反孔而主张“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章士钊曾说:“提倡新文学,自是根本救济之法,然必其国政治差良,其度不在水平线下, 而后有社会之事可言。文艺其一端也。欧洲文事之兴,无不与政事(即政论)并进。”作者意在说明
A.文化领域长期存在泛政治化的倾向
B.政论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主导作用
C.新文化运动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有限
D.政治革命与文学改良具有同等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章士钊指出“提倡新文学”取得成功的的前提是国家政治制度先进。他的理由是文学艺术只是一部分,欧洲的文化发展,都是与政论同时进行的。在此他更突出政论的重要性,B项正确。AC两项无法体现,D项错在“同等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一位学者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有一个规律,就是:大事件出现大变革,小事件出现小变革,没有事件没变革。以下不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末“新政”
D.第一次世界大战 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新文化运动出现的原因在于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一战仅仅是为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条件,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