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11-10 14:14: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小华在某博物馆看到一座史前城址复原图:有城垣、宫殿等大型夯土建筑,不同大小的墓葬,大型窖穴,以及土鼓、石磬等礼乐重器。据此可推测当时
[? ]
A.处于石器时代早期,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B.进入农耕社会初期,同耕共居集体生活
C.属新石器时代后期,已经具备国家雏形
D.从“公天下”转为“家天下”,世袭代替禅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战国时期,诸侯国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
[? ]
A.发展长途贸易?
B.运送军粮?
C.发展小农经济?
D.加强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北宋建立不久,太宗赵光义就对宰相说:“田之制实为经国之要道,后世为天下者,不为井田,则贫富不均,王化何由而行?”宋太宗说这番话的背景最大的可能是当时
A.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
B.受儒家崇古的影响太深
C.对井田制的无限向往
D.社会贫富差距不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私有制前提下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土地兼并造成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十分严重。材料中的“不为井田,则贫富不均”即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洋》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C.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秦始皇三十一年,“令黔首(民)自实田”,这一举措对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影响是
A.核实全国土地数量
B.全国范围内确立土地私有
C.保证了赋税的征收
D.调动了农民垦田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目的是为了稳定赋税收入,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确认土地的私有权。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