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14:14:45
1、判断题 小华在某博物馆看到一座史前城址复原图:有城垣、宫殿等大型夯土建筑,不同大小的墓葬,大型窖穴,以及土鼓、石磬等礼乐重器。据此可推测当时
[? ]
A.处于石器时代早期,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B.进入农耕社会初期,同耕共居集体生活
C.属新石器时代后期,已经具备国家雏形
D.从“公天下”转为“家天下”,世袭代替禅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战国时期,诸侯国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
[? ]
A.发展长途贸易?
B.运送军粮?
C.发展小农经济?
D.加强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北宋建立不久,太宗赵光义就对宰相说:“田之制实为经国之要道,后世为天下者,不为井田,则贫富不均,王化何由而行?”宋太宗说这番话的背景最大的可能是当时
A.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
B.受儒家崇古的影响太深
C.对井田制的无限向往
D.社会贫富差距不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私有制前提下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土地兼并造成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十分严重。材料中的“不为井田,则贫富不均”即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洋》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C.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秦始皇三十一年,“令黔首(民)自实田”,这一举措对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影响是
A.核实全国土地数量
B.全国范围内确立土地私有
C.保证了赋税的征收
D.调动了农民垦田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目的是为了稳定赋税收入,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确认土地的私有权。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