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11-10 14:13: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以下各项中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北洋水师
D.创办京师同文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了李鸿章创办民用企业发展业务运动的思想。A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C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新式水师,D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都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中日纱厂纺制20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年):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1)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
?
(2)1933年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
?
(3)据表中信息,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竞争力?
?


参考答案:(1)捐税沉重,贷款利息高;生产耗费大;机械修配支出大;制造及销售杂费高;工资成本高。
(2)有利:国家基本统一;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反帝爱国运动推动等适当赋分)
(3)国家: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实现民族独立;减轻赋税,制订利于企业发展政策方针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工人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努力超越、创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中日纱厂纺制20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年):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请回答:
(1)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33年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表中信息,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竞争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捐税沉重,贷款利息高;生产耗费大;机械修配支出大;制造及销售杂费高;工资成本高。
(2)有利:国家基本统一;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
(3)国家: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实现民族独立;减轻赋税,制订利于企业发展政策方针。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工人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其实,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酣梦,直到洋炮的轰鸣从南方海岸传来,震撼了宫廷的坐椅,这才下决心“师夷长枝以制夷”。先是做军火买卖,接着开矿山,修铁路,废科举,兴学堂,派留学生出国,以及官员出洋考察,等等。?
——《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
材料二 解体太缓慢了。这种速度,不但不能满足少数先觉者的期待,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使中国免受挨打的耻辱与覆亡的危险,这样,政治体制的改革便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然而,最高统治者对于死亡异常敏感。在大独裁者、长期垂帘听政的慈禧看来,政改如同玩火,其结局只能加速以个人为中心的权势集团的崩溃,于是及时地把光绪帝及其政改计划给扼杀了。?
——《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
材料三 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形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说改革是被迫的?这次改革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
(2)材料二中“政治体制的改革”指什么事件?结合改革措施说明:为什么在慈禧看来,政改将加速权势集团的崩溃?
?
(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
?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认识。
?


参考答案:(1)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之下,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被迫进行的改革。积极意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2)维新变法运动。改革触动了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利益,如废除旗人特权,改革科举制度等。
(3)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政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洋务运动的破产等。
(4)由学习西方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自《汉书》以后,各封建王朝的史书都不再立货殖传记述货殖人物及其从事生财致富的情况。这种变化表明
A.小农经济繁荣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C.史家学识水平有限
D.商品经济逐渐地衰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各封建王朝的史书都不再立货殖传记述货殖人物及其从事生财致富的情况,说明当时的社会对商业持歧视的态度,对商业不重视,即继续执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CD的说法本身错误,A与材料不存在必然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