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7-11-10 14:11: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迂腐思
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
洗刷的干干净净。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国招牌也是挂不住的。”资料反
映的历史事件
①它所倡导的最重要的政治观念是民主?
②其兴起是推翻帝制、实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应?
③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存在全盘否定的倾向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理解。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②是错误的;他的原
因主要是袁世凯兴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
①裁撤冗员
②取消旗人特权
③废除八股
④裁汰旧军队
⑤设立京师大学堂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新青年》
B.《少年中国》
C.《青年杂志》
D.《每周评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文章应该是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故答案为C。A不对,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B不对,《少年中国》,五四运动时期政治学术团体少年中国学会的机关刊物。1919年 7月15日创刊于北京。D不对,《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陈独秀主编。
点评:历史选择题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要求考生全面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由于选择题答案的唯一性,审题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导致全错。因此,审题是解答历史选择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法国史学家米涅《法国革命史》 )作者认为法国社会改造的时代任务是
A.警惕封建王朝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
B.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激进社会革命
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D.制定宪法,确定资产阶级共和体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早期革命中具有曲折复杂的特点,究其原因,其中主要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材料指出:“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也就是扩大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故选C。
考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点评: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期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革命也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此具有世界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