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时间:2017-11-10 14:09: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
B.战时同盟解体
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D.国家实力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认为冷战是“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导致冷战局面的形成,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当今世界新旧格局的交替是指
A.由两极格局到形成多极格局
B.由意识形态对立到经济实力竞争
C.向多极化发展,但新格局尚未形成
D.由国际经济旧秩序向国际经济新秩序过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2.据《文汇报》援引《日本新华侨报》11日报道,2009年10日中午,日本右翼团体在东京池袋地区中国人的物产店——中华街“阳光城”前举行抗议活动,结果在警方的阻止下草草收场。二战结束后 ,日本右翼势力活动一直没有中断。近年来 ,日本右翼势力活动更加猖獗。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是?(?)
A.二战后对军国主义清除不彻底
B.日本政府及民间对右翼势力的纵容.
C.日本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
D.亚洲受害国家队日本过于宽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22.?抓住“根源”这一关键词,很容易得出答案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面对英美等国的封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情况,苏联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是
A.扶助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加强对东欧各国的政治控制
C.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注意其强调的是“美国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所以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应该也是经济措施,分析选项,A、B、D都属于政治和军事领域的组织或措施,1949年在莫斯科成立的经互会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美国的反击,答案C。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考查学生对美苏对峙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含义,结合所学史实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表反映出20世纪下半期世界各文明政治控制的领土数量发生变化,对此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表:各文明政治控制的总领土估算(单位:万平方英里)

年份
西方文明
中华文明
伊斯兰文明
东正教文明
1971
1280.6
393.6
918.3
1034.6
1993
1271.1
392.3
1105.4
716.9
——摘自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注:东正教地区包括欧洲东部、亚洲西部和北非东部,在种族上以斯拉夫人为主体。)
A.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导致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B.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控制范围日益扩大
C.西方国家政治稳定,没有出现民族分离运动
D.中华文明圈内各国和谐共进,变化微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从表格可以看出,东正教文明控制的领土减少很多,变化最大,联系题干时间“1993年”以及材料注解(东正教地区包括欧洲东部、亚洲西部和北非东部,在种族上以斯拉夫人为主体。),因此与苏东剧变有关。BCD都与题干无关。
点评: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两级格局随之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并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