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11-10 14:03: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二: “他们所非难本志的,无非是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以上材料均引自一份所谓“罪案”的答辩书
材料四:“孔子与宪法,涉不相涉者也。吾今以此标题,宁非怪诞之尤。然于怪诞标题之前,久已有怪诞事实之发现……怪诞之事实者,何也?则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之事是也……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将为专制帝王之宪法,非为解放人权之宪法也……此专制复活之先声也。”
?——《李大钊选集》第77页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派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所说“他们所非难本志”中的“志”是一份杂志,你知道这份杂志是谁创办的吗?杂志的名称是什么?这份杂志的创办有什么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材料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中的两位“先生”是谁?“我们”是一批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分析“打倒孔家店”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四作者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有什么影响?在新文化运动中,作者主要有什么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2)杂志的创办人是陈独秀,名称是《新青年》(《青年杂志》),它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德先生”指的是民主,“赛先生”指的是科学;材料中的“我们”是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4)直接原因是北洋军阀搞尊孔复古逆流;根本原因:孔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5)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积极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采取“兼容并包”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
A.使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B.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
C.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
D.缓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矛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蔡元培倡导此思想的实质性目的就是让新思想在北大得到传播。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有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君轻”
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书(《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中国儒家的“三世”说附会在一起,……。他认为时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统治的中国社会是“据乱世”,而要达到所谓的“太平世”,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就必须先对“据乱世”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升平世”。?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
材料三? 甲午一战……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了一层次。
——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之构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三世说”明显受到西方哪一思想的影响?康有为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实现“太平世”的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一层次”的主要表现。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知识精英向西方学习的另外两个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中国知识精英寻求救国道路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达尔文进化论。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2)《孔子改制考》的出版;冲击了传统儒学思想。封建守旧势力强大。
(3)变革中国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器物);思想文化。
(4)民族危机、专制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西方文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是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指?
[? ]
A.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
C.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D.坚持反封建的斗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