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罗斯福新政》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11-10 13:53: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这表明他主张
[? ]
A.实行大规模国有化改革?
B.取消市场调节作用
C.放弃对经济的干预?
D.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美国汽车产量在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可知是经济大萧条的影响。经济大萧条导致失业率的上升,市场萎缩,收入减少,生活条件恶化对汽车的消费能力减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45年10月4日和19日,法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以家庭补贴的方式,由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国家承诺把占国民生产总值16%的高额资金用于社会保障。该项措施产生的积极作用不包括:
A.提高了消费水平
B.增加了就业率
C.保障了经济安全
D.缓和了社会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提供补助,提高消费、保障经济安全、缓和社会矛盾是可以预期的,但与增加就业率并没有直接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促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强烈的质疑,上述材料所述现象即是此种情况的反映,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B项是上述现象产生的结果而非原因;D项说法不够准确,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广泛传播,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发生在后来;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最佳结论是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表

调整方向
调整内容
财政政策
紧缩政府开支,收缩社会保障计划
货币政策
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和降低通货膨胀率
税收政策
削减个人税和企业税,降低消费税、捐赠税
A.自由放任政策回光返照? B.坚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推出宏观调控的新政策? D.凯恩斯主义的风光不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凯恩斯主义,政府开支增大,社会福利政策完善,战后经济迅速发展,到了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开始滞涨,资本主义国家改弦更辙,放弃凯恩斯主义,紧缩政府开支,收缩社会保障计划等措施维持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