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商业的发展》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11-10 13:50: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清时期,山西祁县一带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谚语。这表明
[? ]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当时已经形成地区性的商帮
C.经商可以迅速致富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反映了市坊的界限已经被打破,店铺可以随处可设。这一现象最早发生在北宋时期,A唐朝时期对“市”有严格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可能出现。
点评:1、宋以前市的特点:市、坊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管理严格。
2、宋代以后市的特点: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打破经营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1年新版《水浒传》在全国各地卫视上热播,由于疏忽,其背景知识出现了一些历史错误。如:
A.东京街头店铺林立,市坊杂处
B.鲁智深在相国寺庙会上买酒吃肉
C.宋江与吴用在玉米地里“设计”
D.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北宋社会、经济和文学等概况,联系所学,ABD三项符合史实,C项错误,玉米的原产地是墨西哥或中美洲,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以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明朝末年在中国玉米的种植已达十余省。
点评: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出现了夜市,也出现了一些迎合市民需求的娱乐场所。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文学日渐符合市民的需求,出现了宋词,可配乐演唱。明朝随着国际上新航路的开辟,国际交流也频繁起来,玉米等由西方传入我国。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苏州碑刻博物馆中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房机户(依仗官府势力)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①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②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苏州?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存在劳资斗争?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进过斗争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材料可了解到,清朝雍正年间苏州的机户勾结官府禁止机匠罢工。结合各选项说法,第①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清政府限制手工业商业的内容;第②项说法材料中也没有反映,本题选③④项,说明当时手工业中存在劳资斗争;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进行过斗争。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指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通常将题干中列出4个或4个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组成若干选项,然后将序号组合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组合型选择题主要有3种形式:1)双序式。即试题有2个正确的序号。2)三序式。即试题有三个正确的序号。3)不定式。即试题正确的序号不定。命题有以下可能:1)小切口型。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深,角度广,考查分析理解能力。2)大跨度型。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归纳和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位于成都洛带古镇的广东会馆是广东商人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唱戏酬神的活动场所。该会馆最早可能建于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明清时,商品经济发展,各地区分工进一步发展,区域间长途贸易盛行,在此基础上出现商帮和会馆,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