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11-10 13:40: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昊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实用性,继承性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2)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科技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金融危机。
(3)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阶段……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其标志如下:……(欧洲的)“边缘化”,指的是……移至“侧翼”。
——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材料二?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得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欧洲的“边缘化”?(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别指出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东山再起”原因。(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1分)结合史实说明,西欧是如何摆脱“卒子”地位的?(3分)
(4)对于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2分)
(2)原因:东欧:苏联的扶持(或走人民民主道路);社会主义世界市场的作用(或经互会的成立或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每点1分,共2分)
西欧:美国的扶持(或固守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或杜鲁门主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存在(或建立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或马歇尔计划)。(每点1分,共2分)
(3)两极格局之下出现多极化趋势。(2分)西欧各国致力于恢复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各国加强合作,建立欧洲共同体;随着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国家在外交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逐步摆脱美国控制。(3分)
(4)认同: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主要表现为若干大国实力和影响的增强,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发挥重要作用。如美、俄、日、中等大国都有可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极。
不认同:虽然当今世界还是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但区域集团组织在推动和平衡多极化格局中正在发挥、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欧盟的崛起并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评分要求:理由2分,史实1分。此问主要考查学生的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只要学生能够独立地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论述言之有理,都可得分。此问得分不超过3分。)


本题解析:第(1)问,联系战后世界格局可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第(2)问,联系美苏冷战进行回答,西欧受到美国的帮助,东欧受到苏联的帮助;第(3)问,抓住“20世纪70年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多极化的出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崛起的原因在于,西欧各国致力于恢复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各国加强合作,建立欧洲共同体;在外交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逐步摆脱美国控制。第(4)问,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的主角综合国力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制定根本上取决于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复习本单元时,要重点联系必修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必修2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还可适当联系必修2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3中“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等。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工业布局的影响与前两次不同的是
[? ]
A.摆脱了能源和地域的限制
B.从沿海地区转移到内陆地区
C.从城市转移到山区
D.从温暖地区转移到寒冷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当前国际裁军与军控的阻力主要来自
A.美国
B.日本
C.欧洲联盟
D.俄罗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联合国安理会对由美国和英国提出的有关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时,由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投了反对票,该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表决前作解释性发言时表示,缅甸问题本质上仍是一国内政,缅甸国内局势并未对国际与地区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这表明
①联合国安理会在重大问题上实行常任理事国一致的原则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我国在安理会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