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近代科学技术》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11-10 13:40: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能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 ]
A.石油化工业大发展
B.飞机制造业大发展
C.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说:“自然研究用来宣布其独立的一个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
材料二 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58次会议,会议鼓掌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
请回答:
(1)“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结合在近代生物学、物理学领域的主要表现说明这一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在纪念“奇迹年”100周年时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牛顿创造了经典力学,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对人类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2)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相对论也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促进了科学的大步前进。鉴于爱因斯坦的巨大贡献,所以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下列关于《黄帝内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B.记载了中华民族早期形成的过程
C.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D.是我国道教的主要经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孔子弟子有一位姓冉,名耕,字伯牛。这样的名字被看成是春秋时已有牛耕技术的旁证。商王的称呼如外丙、太甲、盘庚等,也间接说明商朝已经(?)
A.出现成熟文字
B.掌握干支计日方法
C.出现独立的商人
D.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外丙、太甲、盘庚等名字中含有丙、甲、庚为天干纪年中用到的字,这间接说明商朝已经掌握干支计日方法;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华文明史略表》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
①科举制度的实行?②城市商业的繁荣?
③印刷技术的应用?④中外交流的扩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科举制的推行,推动了民间向学风气的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推动了世俗文学的出现,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知识的普及,中外交流的扩大对文化的下移没有影响,所以①②③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