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次世界大战》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五)

时间:2017-11-05 19:12: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奥斯曼帝国,它的阿拉伯属地几乎全部为英军控制。英国占有中东的心脏地带巴勒斯坦面临三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是声称自己在此地有最大传统利益的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法国,二是以魏兹曼为首的锡安主义(又称犹太复国主义)者,三是以费萨尔为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阿拉伯人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发展的一种现代社会政治思潮)者。为了对付这三个对手,1917年11月2日,在英军向巴勒斯坦迅速推进之际,英国政府正式发表了《贝尔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必须清楚地理解,绝不应使巴勒斯坦现有非犹太社团的公民权利或宗教权利或其他任何国家内的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受到损害。”
——《从〈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看大英帝国所主导的犹、阿“合作”》
材料二?1918年11月,费萨尔和魏兹曼双双到达伦敦,以“阿拉伯人的好朋友”著称的T?E劳伦斯为阿、犹合作积极奔走┉┉1919年3月,《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在伦敦正式签订┉┉其中第3条款的内容是“在制定巴勒斯坦宪法和行政管理中,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应该保证英国政府1917年11月2日的宣言得以有效执行”。第4条款的主要内容是“所有应该采取的必须措施是,鼓励和促进大批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并尽可能地通过密集定居和精耕细作把犹太民安置在土地上。在采取这些措施时,阿拉伯农民和佃农的权力应该受到保护,应该帮助他们尽快地发展经济。”
——《从〈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看大英帝国所主导的犹、阿“合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犹、阿矛盾产生的原因,说明《贝尔福宣言》关于犹、阿矛盾解决方案的实质。(9分)
(2)据材料二回答,《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的签订是否有利于犹、阿合作的实现并说明理由。你认为要实现犹、阿合作,国际社会应该怎样作为?(6分)


参考答案:(1)原因:民族矛盾、宗教因素、大国控制、历史因素(6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实质:对阿、犹双方分而治之。为英军占领巴勒斯坦赢得政治上的话语优势。
(或答为英国插手该地区事物创造条件)(3分)
(2)答案一:有助于犹、阿合作的实现(2分)。因为协定的签订本身就已说明两个民族之间的冲突有避免的可能。(2分)(或其它言之有理的理由即可)
答案二:无助于犹、阿合作的实现(2分)。因协定在合作问题上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方案,只是一纸空文。(或其它言之有理的理由即可)(2分)
国际社会应有的作为是:积极促成两个民族的和解,摒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或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用的……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音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的直接目的是
A.在全球与英国争夺殖民地
B.共同对付沙皇俄国的威胁
C.帮助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
D.对抗法国和俄国的军事协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要结合条约内容和性质到理解。条约具有明显反俄性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主要力量是(? )。
A.美国的参战
B.中国等国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力量增强
C.“十月革命”影响下的交战国革命运动
D.协约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导致一战结束的最主要原因是交战各国人民的反战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世纪初爆发的日俄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标志之一,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15分)
材料一?配合着中国政局的变幻和中东铁路深入中国东北腹地的修筑,“远东政策”的指向性日趋明朗,……沙俄欲变中国东北为殖民地的“黄俄罗斯”计划成为了“远东政策”的核心,虽然这时的“黄俄罗斯”计划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是独占和吞并中国东北,并建立一套完整的殖民体系的终极目标始终没有改变。“黄俄罗斯”计划使日本大为惊骇。它竭尽全力地一再确保自己大陆政策能够有效地施行。不过目标一致利益相悖的两项政策,势必会在推行的过程中有所碰撞。
——郭瑞《沙俄“黄俄罗斯”计划始末》
材料二?战争的伟大属性现在表明得特别明显,这就是在事实上,在千百万人的面前揭露出一项只有少数觉悟的人才明白的人民和政府间的不一致。一切先进的俄国人,俄国社会民主党,俄国无产阶级对专制制度的批判,现在已被日本武器的批判所证实……。战争远未结束,但是它每延续一步都将促使新的伟大的战争,人民反对专制制度的战争。?
——列宁《旅顺口的陷落》
材料三?就在日俄宣战后的第三天,立宪派的《中外日报》即发表社论,认为长期以来都是白种人打败黄种人,而这次战争将使人认识到“国家强弱之分,不是由于种而是由于制”,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立宪可以富国强兵、可以救亡图存,甚至某些原先反对立宪的守旧人物也转而倾向支持立宪。
——凤凰网《日俄战争影响深远》
⑴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一关于日俄战争性质及原因的认识? (4分)
⑵材料二和材料三对日俄战争的认识有何相似之处?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你是否同意这两则材料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它对当时的中俄两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1分)


参考答案:(1)性质:一场帝国主义的殖民争霸战争;(2分)
原因: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矛盾激化;(2分)
(2)俄国失败源于政治制度的落后(2分)。同意,(1分)明治维新使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而沙俄依然是沙皇专制;(2分)。中国:推动全国性立宪运动的形成,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4分)。俄国:俄国爆发了反对沙皇专制的革命,1905年革命(2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反映了,俄国的“黄俄罗斯”计划和日本的大陆政策,其共同争夺的是中国的东北。在两国推行各自的计划中爆发了日俄战争。由此可以理解日俄战争的性质及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中的“战争表明…一切先进的俄国人,俄国社会民主党,俄国无产阶级对专制制度的批判,现在已被日本武器的批判所证实……”;材料三中的“战争将使人认识到‘国家强弱之分,不是由于种而是由于制’”,可以概括出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暴露了俄国社会制度的落后;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日俄两国的政治制度的不同进行回答;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战争远未结束,…将促使新的伟大的战争,人民反对专制制度的战争。”、材料三中“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立宪可以富国强兵、可以救亡图存,…守旧人物也转而倾向支持立宪。”,结合所学可以总结出日俄战争对中、俄两国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