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主要经济政策》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五)

时间:2017-11-05 19:10: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自汉唐至清前期,我国赋税制度发展的总趋势中不包括
A.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趋于松弛
B.逐渐解除农民对土地和地主的依赖关系
C.在客观上既反映又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赋税缴纳形式和内容趋于简化和货币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也是逆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宏观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解答该题,需要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和提炼我国赋税制度的基本规律,形成理性的认识。B项显然夸大了赋税制度改革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汉朝政府曾经专门规定,商人穿鞋必须一只黑一只白。汉朝实行该规定的目的是
A.经济困难,倡导物尽其用
B.尊儒学为正统,强调社会礼仪
C.羞辱商人,推行重农抑商
D.重视法家学说,宣扬政府权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汉代对商人的经商行为实行严格管制,商人社会地位低下,为了使商人和别的社会阶层区分开来故在服饰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材料中的穿鞋规定以及在衣服的用料方面只许穿麻衣而不能穿丝绸锦袍等,所以C项说法最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B项表述不够准确,服饰能体现出社会等级,D项说法与题意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②延续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分析认识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汉唐时候,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兴盛,而明确时期,则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故③应排除,即排除A、B、D三项。故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汉书·食货志》中的这一记载可以反映出汉初实行的(?)
A.重农抑商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边疆“和亲”政策
D.独尊儒术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汉初实行确实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但材料中只是体现了“重农”,并没有“抑商”的反映,而“重农”与减轻百姓租税的目的就是为了休养生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土地兼并
B、重农抑商
C、闭关政策
D、贫富分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