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9:01:50
1、判断题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作者要表达的是?(?)
A.重农抑商思想
B.工商皆本思想
C.重商主义思想
D.资本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盖皆本也”等信息可以看出作者主张工商皆本。故选B。A项明显与材料意思相反,材料明确交代“世儒不察”;C项错误,作者并未提出重商主义思想,只是反对重农抑商;D项错误,黄宗羲还是属于封建士大夫的范畴。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提出了反对宋明理学、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等主张,被称为进步思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苦蚊蚋,都城独马行街(注:东京街名)无蚊蚋。马行街者,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也。蚊蚋恶油,而马行街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故永绝蚊蚋。”
——[宋]蔡條《铁围山丛谈》
材料二 ?《东京梦华录》卷五载,汴京计有“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则里瓦,其中大小勾栏(相当于戏院)五十余座”,另有朱家桥瓦子、州西瓦子、州北瓦子。其中,大的瓦舍司容数千人,“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南宋临安瓦子的繁盛有过之而无不及。
材料三?宋朝经济发展的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西方汉学家指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到: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二可以见证今天哪些城市的历史?上图作为文物发现有何意义?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两宋商业发展有哪些重大突破?试说明宋代在文化上有哪些成就“对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12分)
参考答案:(1)城市:开封、杭州。(2分)
意义:北宋已经出现纸币,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说明了我国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它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证据。(6分)
(2)突破:①城市繁荣(突破坊市界限和时间限制、行会组织发展、有专门娱乐场所“瓦子”、东京和临安异常繁华)。②农村的集市逐渐形成市镇(四大商业名镇)③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和推广。④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设置市舶司、南宋政府鼓励外商、泉州是当时最大港口)。⑤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成就:①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管形火器的出现(科技发展,推动世界文明发展)。②理学产生(思想活跃,对当时及后世影响大)。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洪武十九年(1386年)浙江舟山46岛居民30000余人被强遣入内地,次年全国唯一的海岛县昌国县(今舟山市的前身)废除。对这一做法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有效加强对沿海岛屿的控制
B.断绝了中国与外国的交往
C.舟山成为推行这一政策的中心
D.有限维护了明朝的封建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所提供的事件实际上是明朝为了加强对沿海居民的控制,实行海禁政策的一个表现,所以其影响就是考查海禁政策的影响,应该选D。A错在了“有效”,B错在了“断绝”,C在题目中没能体现,故排除AB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都城纪胜·市井》记载,南宋杭州城“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惟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的需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的信息,可知A项错误,排除;题干信息表明,夜市在杭州随处可见,坊巷市井到处可见商品买卖,这说明南宋的杭州城打破了坊市的界限,故B项正确;CD两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从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到北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的变化,反映了
[? ]
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
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
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
D.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