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8:51:41
1、判断题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挑战天主教会权威
D.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材料认为,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会垄断教义,具有绝对的权威。宗教改革后,人们绕开了教会,直接与“上帝”对话,不再迷信传统、陈规,即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故选C。A项错误,新教并非废除宗教仪式,而是简化宗教仪式;B项错误,宗教改革并非否定对上帝的信仰,而是否定教皇的权威;D项材料未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发生,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我国近代水运交通起步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我国近代水运起步的标志是轮船招商局的成立,它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而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使因信称义的主张被广泛接受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舆沦准备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近代欧洲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此题可用排除法来做,BC项不符合科技革命,D项只符合启蒙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马丁·路德提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是在(?)
A.古希腊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马丁·路德的主张:因信称义: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因此C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关键在于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因信称义”, 反对天主教的宗教特权,反对教会在人与上帝沟通中的中介作用,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突出了个人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