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近代史》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八)

时间:2017-11-05 18:49: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于1840年1月16日到议会发表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演说。议会中对战与不战争辩十分激烈。在工商业主、东印度公司的利益获得者、鸦片贩子支持下的自由党在议会中占多数,从而通过了要求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决定。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1842年6月,道光皇帝发了一道密谕,命令有关大员赶快与英国议和。这一密谕直接由皇帝口授,军机章京抄录而下达,朝中大员几乎无人知晓。紧接着,林则徐被革职,清廷大员伊里布等人与英国议和。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上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英国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4分)
⑵分别列举两国建立上述政治制度的重大事件。(4分)


参考答案:(1)英国君主立宪制;中国君主专制制度(4分)
(2)英国: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度。(2分)
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材料一“自由党在议会中占多数,从而通过了要求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决定”,材料二“这一密谕直接由皇帝口授,军机章京抄录而下达,朝中大员几乎无人知晓”,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
(2)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建立始于《权利法案》颁布,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始于秦朝。
点评:近代西方代议制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专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特征,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特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与作用,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及政体特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历程等。此外,在复习本单元时应注意联系我国的近现代民主政治和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认识人类政治文明的统一性、连续性和多样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材料二 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等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麦斗之间的为第三等级,称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等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措施上的主要不同点.(4分)
(2)根据所学分别说明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什么?(2分)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和公正所采取的措施.(4分)


参考答案:(1)不同点:①政治上:梭伦改革包含民主政治;商鞅变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②经济上:商鞅变法重农抑商;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4分)
(2)性质: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2分) 作用: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推动了封建制的确立。(4分)
(3)措施:奖励军功;实行财产等级制度。(4分)


本题解析:
(1)本问解答不难,实际上是比较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相同点: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打破了贵族的特权;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 ;影响深远,巩固了统治。不同点:经济方面:商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而梭伦提倡发展工商业;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基础,商鞅变法推动了封建制的确立。
(2)性质:主要是历史事件中主导方代表的阶级性,它是由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肩负着的客观历史任务来决定的。梭伦改革是为了维护奴隶制统治,属于奴隶主性质的改革,而商鞅变法摧毁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是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3)根据题干“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材料二反映的是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兼顾能力的考查,所考查的知识以本课内容为宜。学生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确材料的出处,知道材料是课内材料还是课外材料。其次,要理解材料的含义,知道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第三,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问的是什么,每题有几个小问题,需要用哪些知识来回答。第四,要注意每题的分值,分值对答题的详略有一定的暗示作用,一般说来,分值小的题要简明扼要地回答,分值大的题要回答全面、完整。第五,答案要规范、准确,书写要工整。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随着议会制度的不断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在进行。1853年发表的《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为建立现代文官制绘制了蓝图。1870年的枢密院令以此为蓝本建立文官制,规定以考试和业绩作为文官录用和晋升的依据。文官制的建立纠正了政党政治中政治分赃的弊病,同时也使国家政策有连续性,不因政府变迁而中断行政过程。
——摘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为了造就有用的人材,传统的科学制度必须改革,这是有识者的共识。……选派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自费留学学生也“一体考验奖励”。……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随后命令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并在12月设立学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了,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科举的废除大大加速了学堂建立的步伐。据学部统计,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学生92169人;1909年学堂总数猛增为52346所,学生达156.027万人。留学生人数也大幅度增长。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知识分子群体活跃于历史舞台,在整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归纳中英两国选官制度改革的背景,并指出改革的本质有何不同。(9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廷废除科举制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民主基础逐渐扩大,民主制度不断健全。中国,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深;推行“新政”。(5分)
本质:英国,健全民主制度。体现公平。中国,维护统治,加强封建专制。(4分)
(2)冲击了旧的教育制度,加速了新式学堂的建立;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度增加,客观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加速革命思想的传播。(6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中英国的背景根据材料一中“随着议会制度的不断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在进行”和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工业革命的完成, 1832年议会改革民主基础逐渐扩大,民主制度不断健全;中国的背景结合材料中的时代,联系所学知识可归纳出中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深,推行“新政”;第二小问本质不同从中英两国改革的根本出发点进行比较可归纳出英国是健全民主制度,体现公平。而中国是为了维护统治,加强封建专制。
(2)作用根据材料二中的“为了造就有用的人材”概括出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从“科举的废除大大加速了学堂建立的步伐”概括出冲击了旧的教育制度,加速了新式学堂的建立;从“留学生人数也大幅度增长”概括出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度增加,客观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对英国责任内阁首相表述正确的是( )
A.首相由国王任命,也可以被国王罢免
B.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C.由上议院的大选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D.首相的权力表现为任免高级文官、制定宪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责任内阁之下首相的权力及表述在课本中可找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华盛顿被誉为“18世纪离去的最后一位伟人”,人们在他的遗嘱中发现一条规定,要求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他当总统时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的原因是

[? ]


A.他是种植园主,内心不愿解放奴隶
B.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
C.新成立的联邦政府无力解决国内重大问题
D.他家中的奴隶他有权解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