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十)

时间:2017-11-05 18:43: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l 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观点的是?(? )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当钱投人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是贪婪爱财的欲望”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欧宗教改革的理解。由“l 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得知这使得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选项中只有A项符合题意。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路德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材料体现了
A.信仰得救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神权至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马丁·路德是欧洲宗教改革的领袖,他认为人的头衔比君主还要高,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这一言论突出了人的地位和尊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没有什么是真实的存在,即使有,也是不可知的;即使有人知道,也无法向别人说明。”持这种思想的是
A.苏格拉底
B.智者学派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智者学派认为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开始主张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人的主观感觉作为评判世间万物的客观标准。因此选B.
点评:智者学派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但是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过分强调个人的感觉,忽视了公共道德,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二战”后亚洲部分国家经济腾飞和东欧剧变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的启示是
A.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要保持社会稳定
C.要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革
D.要重视科教兴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30分)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的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 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1)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古代地图的功用。(4分)说两种地图所反映的社会思想背景。(4分)


参考答案:
(1)功用:欧洲中世纪地图主要用于宗教宣传;中国古代地图主要用于世俗事务。社会思想背景:欧洲中世纪地图反映出当时基督教神权思想居于社会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地图反映出中国中心论的思想。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比较、分析理解的能力。从绘制人员上看:欧洲绘制地图的是神职人员,可知和宗教有关;中国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可知与现实的世俗政治生活有关。故功用的不同可概括为:欧洲中世纪地图主要用于宗教宣传;中国古代地图主要用于世俗事务。
欧洲中世纪的地图以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所以反映的是当时基督教神权思想居于社会统治地位;而古代中国地图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可知有天朝上国的心理。由此可以概括为:欧洲中世纪地图反映出当时基督教神权思想居于社会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地图反映出中国中心论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