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三)

时间:2017-11-05 18:39: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
A.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B.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C.精耕细作、按劳分配
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集体经济”、“家庭经营”、“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 互促进”即可判断本题主要涉及农业的经营方式,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是?
①刀耕火种? ②铁器牛耕? ③曲辕犁? ④翻车、筒车 ? ⑤都江堰? ⑥农学知识理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精耕细作”的理解和生产力的的发展对古代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刀耕火种”是一种原始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而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农学理论的总结都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据此该小组得出结论最准确的是

[? ]
A.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中国古代人口政策的变革
D.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
[? ]
A.“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
B.农业有力支持了兼并战争
C.农民深受地主压迫的事实
D.封建制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
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形成之前集体劳作的情形。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一家一户为生产单;,分工明确,男耕女织;产品的用途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故说法不正确的选项应该是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集体协作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