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近代科学技术》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六)

时间:2017-11-05 18:33: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朝永乐年间出版的《顺风相送》中记载有“福建往琉球”的针路(航海指南)图,其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进行了命名,留下了有关钓鱼岛等地区的最早记载。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证明琉球、钓鱼岛等地区在明朝已经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
B.反映出明朝闭关锁国政策下官方贡赐贸易仍然频繁
C.说明指南针开始广泛应用于航海
D.是证明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的有力证据之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在明朝已经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说法错误;B项“官方贡赐贸易”无法体现;C项“开始广泛”说法与史实不符;按国际惯例,我国最先发现并命名,足以证明钓鱼为中国领土,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概括并结合史实说明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当时的相关社会背景,指出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参考答案:特点与举例:宋元:(1)科学技术有突出发展,特别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宋代有划时代的发展。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在航海交通上普遍使用;火药被广泛用于军事;并有制造火药、火器的机构和管型火器“突火枪”;沈括的《梦溪笔谈》,成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郭守敬主持编定了《授时历》。
(2)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如:宋元的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传入欧洲,对欧洲近代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明清:(1)古典科学技术进入总结阶段,涌现出一批科学巨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2)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学开始传入中国)。《泰西水法》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西方传教士将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等学科知识介绍到中国。
(3)科技发展滞后、未能与世界同步前进。无近代科技理论与近代科技的发明。
成因:宋元:(1)封建经济持续发展。(2)各族人民互相交往和对外联系加强。
明清:(1)封建经济发展进入高峰。(2)封建社会由盛转衰。(3)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联系密切。


本题解析:本题主义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科技特点及原因。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概况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应加强记忆。对于中国规定科技的落后要回答出中国封建制度的落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们认定在天王星的附近可能有一颗未知行星的引力在干扰其运行,并推算出了这颗行星的位置。1846年德国天文学家加勒在认定的位置上果然发现了这颗行星。这种推算所依据的理论的创造者是
[? ]
A.Darwin

B.Watt

C.Einstein

D.Newto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英国物理学家洛奇曾赞叹说:“除了一支笔,一瓶墨水和几张纸以外,再不用任何其他东西,就预言了一颗极其遥远的、人们还不知道的行星的存在,并且敢于对天文观测者说,‘把你的望远镜在某个时刻对准某个方向,你就会看到一颗人们过去从不知道的新行星。’这样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是非常令人惊讶和引人入胜的!”洛奇所赞赏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实际是考查史实,人们是通过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中的万有引力定律事先计算出了这一行星,后来被任命为海王星,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相关史实,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6分)“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的一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于记载里数的标志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性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有关“里程碑”的表格。

历史地位
理由
图片一:(1)2分
这本书是由李四光根据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实践,以及他近四十年从事地质学研究的成果,从而创立地质力学这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总结。
图片二:近代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2)(4分)
?


参考答案:(1)中国地质力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2分)
(2)提出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2分)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