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11-05 18:24: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瞿秋白在1921年5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国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黑面包是常餐便饭的唯一食品。……现在丰富得多了,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人之故而很不稳。”材料中描述的前后情形变化,主要反映了苏俄实施(  )
A.工业化方针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能力。1921年3月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商品自由买卖,材料中“1921年5月”“可非得有钱不可”可以说明是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商品买卖。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 ]
A.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B.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读下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BD不对,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上台,开始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而且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生产积极性;A不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1921年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C符合题意。
点评:新经济政策(1)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3)探索了一条在小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4)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
?
下列对表中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轻重工业发展相对均衡
B.1926年的工业生产超过1913年水平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37年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故C项解读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22年,苏俄农民瓦西里在交纳了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不远处的集市上出售,当地官员没收了他的余粮,并处以巨额罚款。


参考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