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8:19:00
1、判断题 19世纪60、70年代,清王朝内部的顽固派与洋务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A.要不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要不要镇压人民反抗斗争
C.要不要“师夷长技”
D.要不要抵抗外侮,维护天朝上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顽固派和洋务派都是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政治派别,本质上没有根本区别。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两派不可能的主张,因为与阶级本性相违背,其次在镇压人民反抗和抵抗外侮两派是一致的,所以只能在学习西方上产生分歧。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其实质反映了中国的知识分子
A.主张向西方学习
B.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C.具有反侵略的爱国传统
D.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A项是指新思想萌发这一历史现象之“新”,体现了新思想要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而不是实质。B项大大超越了新思想所包含内容的高度,C项是新思想萌发的历史原因,正是这一优良民族传统,使祖国历史源远流长,从未间断。D项是新思想发生的目的和核心,是其实质。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7分)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我国历史上从汉朝至清朝几个朝代都有不同表现。阅读下列几段话后,回答下列问题。
汉唐虽然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
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技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学东渐”)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
(1)汉唐与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4分)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宋元时期,科技文化“中学西传”有哪些具体表现?分别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7分)
(3)试简述中国近代前期“西学东渐”的过程。(8分)
(4)试分析出现“西学东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1)态度:汉唐积极吸收外来文化;清代排斥外来文化。(4分)
影响:汉唐: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唐代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为汉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文化基础。(2分)清代:阻断了中外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落后。(2分)
(2)①北宋时我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欧洲(1分),便利了欧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1分)。
②南宋时,我国的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1分),为欧洲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1分)。
③元朝时,我国的火药武器也传入了欧洲(1分),对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捶毁封建城堡和骑士阶层起了重要作用(1分)。总之,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了欧洲以后,对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分)。
(3)①?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魏源等突破传统观念,开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分)
②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西学的传入提供了一定条件(2分)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同封建主义思想进行了正面交锋。(2分)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高举“民主”“科学”,以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武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2分)。
(4)“西学东渐”的原因:
①19世纪上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东方从属西方(2分)。
②此时,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③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②③任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也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倡的新思想,其基本特征是
A.讲究训话考据
B.提倡“经世致用”
C.主张重新认识世界
D.力主变革“祖宗之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