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8:08:26
1、判断题 在苏联历史上,首次有力度地向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发动冲击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两极格局下“冷战”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注意把握题干中的“首次”,结合教材所学知识,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调整国内政策,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宋庆龄曾回忆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国际局势”是指:
A.一次大战结束
B.十月革命胜利
C.巴黎和会召开
D.日本出兵山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十月革命的胜利粉碎了帝国主义的束缚,第一个工农国家建立起来了,这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标志着人类道路上的一个新转折,表明社会制度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已经开始。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对俄国十月革命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俄国历史上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革命
D.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英国史家霍布斯邦说:“若无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依据这样的陈述,下列最恰当的解释是
A.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B.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C.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D.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亚?尼?雅科夫列夫在《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揭示了斯大林模式忽视了民生
[? ]
A.有利于工业化迅速完成
B.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
C.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