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二)

时间:2017-11-05 17:58: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实行余粮收集制后,粮食征购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917——1918年度征购粮食7?340万普特(1普特=16.38千克),1918——1919年度为10?790万普特,1919——1920年度为21250万普特。这?
[? ]
A.体现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大提高
B.有力地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C.体现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D.体现了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苏联的1936年宪法和新中国1954年宪法的相似之处是?
A.颁布的背景是两国已实现工业化
B.两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C.两者都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两部宪法的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 ]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
功的”,这主要是因为两者都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D.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是对两者失败原因共同点的表述。两者都严重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所
以导致出现重大挫折。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斯大林模式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既有很大区别,也有联系。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
[? ]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